2011年11月4日,上海:在2011亚洲清洁能源博览会欧洲商业论坛上,新加坡欧洲商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与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共同发布,《东南亚节能市场的潜力――东南亚国家应对机遇与挑战的系统化方法》报告。节能技术在东南
2011年11月4日,上海:在2011亚洲清洁能源博览会欧洲商业论坛上,新加坡欧洲商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与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共同发布,《东南亚节能市场的潜力――东南亚国家应对机遇与挑战的系统化方法》报告。节能技术在东南亚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需要政府与行业系统地开发市场潜力。这是新加坡欧洲商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与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共同开展的研究发现。
此次研究报告分析了能源需求趋势、东南亚能源投资与消费、以及对节能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应对方法。节能项目提供了巨大的节能潜力,并带来广泛的商业机遇:到2020年时,东南亚能效可提高12%到30%,节省成本150亿美元到430亿美元。欧洲商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威利•海斯(Willi Hess)先生评论道:
“一方面,对能源的需求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化石燃料资源又在不断减少,节能技术也因而成为未来实现能源供应持续化的重要方法。同时,这种技术也可让企业受益匪浅,因为它为消费者降低了成本,改进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并提高了整体生产率。”
报告同时收集了业内专家对于如何最有效发掘节能潜力的意见。虽然可以看到东南亚各国家与企业都在努力制定政策与策略,但是报告也指出价值链各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广节能技术。
在与行业内重要企业广泛交流后,罗兰贝格执行总监何继红评论道:“许多企业在东南亚开发节能市场时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是:缺乏节能标准与政府政策,价值链上不同企业期望值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节能项目融资渠道匮乏。此外,该地区企业与消费者的节能意识还有待提高。”
受访企业呼吁政府在未来几年采取措施,推进节能技术发展,通过强制与自愿政策,制定整体政策框架,在整合价值链各环节企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私营部门在发展节能市场方面也应更加主动。我们建议供应商在其节能产品中加入服务元素,丰富其产品组合,进而为整个价值链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罗兰贝格东南亚执行合伙人葛吉裕(Joost Geginat)评价道,“跨国企业可以成为这一过程的催化剂,在能源应用上采取同样的方针,保证在其全球运营中利用最佳方案。这些企业可以为他们所在的行业树立节能标准,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模范。”
新加坡欧洲商会(EuroCham)代表欧洲企业的共同利益,推动欧洲与新加坡以及亚太地区的双边贸易、服务与投资。EuroCham是一家非营利组织,采取会员制,会员包括新加坡的欧洲国家商业集团以及直接的企业成员。EuroCham为其成员提供信息分享与沟通的平台,以及与新加坡和欧洲政治经济领域的沟通渠道。EuroCham是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中的唯一欧洲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