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从规模和效益看,第一,入围门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规模扩张有所加剧。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达到228.6亿元,较上年增加了28.9亿元,增幅较上年有所增加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从规模和效益看,第一,入围门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规模扩张有所加剧。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达到228.6亿元,较上年增加了28.9亿元,增幅较上年有所增加;营业收入总额达56.68亿元,较上年增长13.3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1133.4亿元,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数量达到134家,其中有92家企业进入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第二,实现利润总额较上年明显好转,但部分行业和企业效益受到经济下行的显著影响,以煤炭、钢铁等行业最为明显。
一、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规模特征
(一)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规模扩张处于一个新的增长区间
近两年来,中国企业500强的发展态势出现明显变化。2002—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12年间的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45%。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为界,2002—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7年间的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3.1%;2009—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5年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6.84%。继2013年增速显著降低之后,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整体扩张速度虽有反弹,但已经处在一个新的增长区间。
1、营业收入总额和资产总额增长有所反弹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56.68万亿元,较上年的50.02万亿元增长了13.31%,增速较上年提高1.90个百分点。与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万亿元大体相当,500家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和重要。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达到176.4万亿元,较上年的150.98万亿元增长了16.8%,增幅较上年有所上升。
2、入围门槛继续较快提高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提高到了228.6亿元,较上年的198.7亿元提高了29.9亿元,较上年增幅23.6亿元有所提高。
3、规模最大的三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增幅都明显下降
2013年,3家中国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分别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2.95万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2.76万亿)、国家电网公司(2.05万亿),营收增幅分别较上年增长了4.0%、2.8%、8.9%,增幅连续两年明显下降。
4、千亿元级别的大企业群体进一步扩容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除了3家万亿级的企业,共有131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1家。从所有制看,131家千亿级企业中,共有108家国有企业和23家民营企业;从行业划分看,共有54家制造业、43家服务业、9家建筑业、15家采掘业、5家发电企业和1家农业企业。
5、进入世界500强的内地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2014年,我国共有100家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其中包括92家内地企业上榜,较上年增加了6家,上榜企业数量稳居世界第二。我国内地企业在世界500强榜单上数量不断增加,凸显几方面特征:第一,我国和美日欧上榜企业数量的升与降,反映的是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上榜企业以重化工业为主体,说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以大进大出为基本特征的重资产企业会在此阶段大量涌现,企业增长模式相对粗放,增长质量相对较低;而美日欧等经济体均已进入后工业社会,企业以轻资产模式、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驱动为主,企业增长质量相对较高。第二,我国上榜企业的规模在上升,但盈利能力却不容乐观,凸显出我国大企业特别是重化工企业在经济增速下台阶背景下过于依赖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缺陷。第三,我国上榜企业中,金融类企业和非金融类企业之间的盈利能力差距巨大,超过60%的净利润来自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反映出我国金融机构对实体企业的支持不足。第四,我国上榜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还不高,虽然规模上达到世界级,除了少数几个企业具备跨国公司的雏形外,多数企业的营业范围主要局限于国内市场,距离深入参与国际竞争以及具备国际竞争力,尚有不小差距。上述方面都说明我国上榜企业的阶段性特征和不足,也说明未来我国大企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内部的企业规模差距有所缩小
十多年来,中国企业500强的内部企业规模差距一直比较大。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台阶,入围门槛较大提高,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内的企业规模差距有所缩小。①入围门槛企业与最大规模企业的差距有所缩小。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一位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拥有资产总计达营业收入达到2.95万亿(上年2.83万亿),第50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228.6亿元,后者是前者的0.78%,明显低于2014年美国企业500强的同一比率(1.04%)。②后十名和前十名企业的规模差距也有所缩小。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后十名企业的营收之和为前十名的1.83%,规模差距为2002年以来最小。
二、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效益特征
企业亏损面与上年持平,营收和净利润负增长的企业数量较上年明显减少,净利润总额继续增长且增速较上年回升,但从利润率看,资产利润率和收入利润率都出现了连续下滑态势,接近1/4的企业净资产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劳动生产率与美国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企业亏损面与上年相同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亏损企业有43家,与上年相同: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领域,包括煤炭(17家)、有色(7家)、钢铁(7家)、化工(2家)、建材(2家)、水上运输(2家)。亏损企业与上年显著的变化是:大型煤炭企业的亏损数量有所增加(上年10家亏损),而钢铁企业亏损数量有所减少(上年10家亏损);巨额亏损企业数量增加,今年亏损额超过10亿元的达到19家,比上年多了3家;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扭亏为盈的企业有19家,其中有8家企业是在营业收入负增长的同时扭亏为盈的(见表1)。
(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负增长企业数量都明显减少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正增长的有450家,负增长的有50家,较之上年84家企业营收负增长企业大为减少;净利润正增长的有359家,负增长的有141家,较之上年的216家净利润负增长企业也明显减少。这显示出,2013—2014年,我国大企业仍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阶段,但企业正在努力适应经济增速下台阶的新常态,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企业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
(三)净利润继续增长且增速回升,但利润率连续两年下滑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净利润总额达到2.40万亿元,较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的2.17万亿元净利润增长了10.6%,增幅较上年的3.65%明显增加。
从利润率看,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收入利润率为4.24%,较上年500强收入利润率4.34%有所下降;资产利润率为1.36%,较上年500强资产利润率的1.44%也有所下降。至此,中国企业500强的收入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都已连续两年下降(2012中国企业500强收入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分别为4.67%和1.58%)。这显示出,我国大企业的利润增长赶不上营业收入和资产的增长速度。
表1 2014中国企业500强扭亏为盈的企业
名次
|
公司名称
|
企业性质
|
所属行业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净利润(亿元)
|
14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
国有
|
保险
|
7.02
|
36.57
|
82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
国有
|
发电
|
-0.69
|
12.24
|
159
|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有
|
钢铁
|
20.03
|
10.75
|
160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国有
|
钢铁
|
0.32
|
0.86
|
17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国有
|
通信设备
|
-10.56
|
13.58
|
187
|
玖隆钢铁物流有限公司
|
民营
|
物流
|
442.44
|
1.41
|
192
|
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民营
|
汽车销售
|
10.71
|
2.11
|
218
|
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民营
|
钢铁
|
-17.05
|
7.12
|
262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
|
电气设备
|
7.38
|
2.89
|
289
|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有
|
钢铁
|
17.95
|
1.12
|
294
|
深圳市爱施德股份有限公司
|
民营
|
连锁销售
|
105.53
|
7.54
|
319
|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
|
钢铁
|
-5.61
|
0.33
|
340
|
浙江前程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民营
|
投资
|
25.9
|
3.3
|
353
|
江西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民营
|
钢铁
|
-10.76
|
0.95
|
395
|
天音通信有限公司
|
国有
|
连锁销售
|
-8.27
|
0.21
|
429
|
张家港保税区旭江贸易有限公司
|
民营
|
贸易
|
164.17
|
2.54
|
464
|
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
|
煤炭
|
-16.22
|
1.57
|
495
|
万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
|
有色
|
-0.5
|
0.94
|
497
|
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民营
|
钢铁
|
24.48
|
1.29
|
(四)净资产收益率略有下降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整体净资产收益率为11.2%,较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该指标下降了0.21个百分点。
从企业看,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118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低于或等于3.3%,与上年持平;其中,41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是负的。按照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3%算,500家大企业中竟然有23.8%的企业净资产收益不如银行固定收益,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煤炭、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

图1 近十年世界、美国、中国企业500强的净资产收益率比较(2004-2013年)

图2 中国企业500强纳税总额占当年我国税收收入的比例
表2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纳税额最多的10个行业
行业名称
|
上榜企业数(个)
|
营业收入总额(亿元)
|
净利润总额(亿元)
|
纳税总额(亿元)
|
石油、天然气开采及生产业
|
3
|
35359.24
|
1708.42
|
5455.98
|
商业银行业
|
16
|
51577.64
|
12047.63
|
5319.97
|
石化产品、炼焦及其他燃料生产加工业
|
12
|
34950.83
|
616.76
|
3507.66
|
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
|
16
|
27426.16
|
754.63
|
2968.89
|
烟草加工业
|
7
|
4790.601
|
476.26
|
2931.56
|
煤炭采掘及采选业
|
24
|
31366.32
|
213.54
|
2187.44
|
能源供应、开发、减排及再循环服务业
|
9
|
27467.51
|
714.69
|
1806.37
|
建筑业
|
46
|
46577.05
|
893.66
|
1772.15
|
电信、邮寄、速递等服务业
|
4
|
17105.9
|
959.08
|
1375.55
|
电力生产业
|
8
|
12559.55
|
264.25
|
1175.40
|

图3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与美国企业500强在人均产出上的比较
从历史趋势的国际比较看,近十年来,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美国500强在整体净资产收益率上基本保持了同步波动。从图1可以看出,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500强的净资产收益率快速恢复,近两年已经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平均水平;中国企业500强的净资产收益率也较危机之前有所提升,总体水平已经高于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说明尽管我国大企业的财富创造能力与美国大企业仍有差距,但近两三年也取得了较大进步。
(五)缴税总额增速有所下降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共实缴税收总额3.88万亿元,较上年500强企业纳税总额3.65万亿元增长了6.3%,增长幅度较上年增幅10.9%有所下降;500家大企业的缴税总额占2013年我国税收收入11.05万亿元的35.1%,占比连续两年下滑(见图2)。
从单个企业看,有67家企业的纳税额超过100亿元,比上年减少了2家。其中,纳税额超过1000亿元的有4家,与上年持平,分别是中石油(2013年纳税额4078.1亿元)、中石化(3362.5亿元)、国家电网公司(1355.8亿元)、中国工商银行(1100.7亿元)。从行业看,有10个行业的纳税额超过1000亿元,和上年相同(见表2)。
(六)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但与美国仍有差距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共有员工人数3138.8万人,同口径同比增长了5.66%,较上年500强增长了2.19%。但从近三年情况看,500家大企业的员工总数维持在3100万左右。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为180.5万元,较2013中国企业500强提高了17.5万元;实现人均净利润为7.66万元,较2013中国企业500强提高了0.59万元。员工总数的增减直接决定人均产出的多少。
如果只拿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数据与2014年美国企业500强的员工人数、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净利润指标相比较,能够发现,2014年美国企业500强共有员工2613.0万人,却实现了74.8万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6.62万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净利润分别达到286.5万元和25.3万元,2014年美国企业500强人均营收和2014年人均净利润是中国企业500强的1.59倍和3.29倍。中国大企业的人均产出还相当低。
三、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研发特征
在经济效益放缓条件下,中国大企业的研发投入也普遍减少。这显示出,高技术大企业在中国企业500强中的比重还很小,中国大企业的总体研发强度还很低;同时,中国大企业的成长目前还不是创新驱动型的。在经济下行且尚未实现再平衡条件下,中国大企业的创新驱动战略还没有提上优先地位。
(一)研发投入增长率和平均研发强度连续下降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共有420家企业提供了研发数据。2013年,420家企业共投入研发资金5934.8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了7.36%,研发投入增速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前年和上年该指标分别为16.50%、11.37%),平均研发强度(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为1.25%,已经连续三年下滑(前三年该指标分别是1.44%、1.33%、1.27%)。
表3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拥有专利项数最多的10家企业
新排序
|
公司名称
|
研发费用(亿元)
|
研发强度(%)
|
拥有专利项数(项)
|
发明专利项数(项)
|
1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89.34
|
0.30
|
33007
|
16715
|
3
|
国家电网公司
|
57.89
|
0.28
|
28311
|
3962
|
116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46.08
|
3.80
|
19956
|
6510
|
2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280.24
|
1.02
|
16943
|
3646
|
17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73.84
|
9.81
|
16000
|
13000
|
90
|
海尔集团公司
|
90.15
|
5.00
|
15737
|
5598
|
67
|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36.66
|
1.77
|
11547
|
2214
|
30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
233.39
|
6.68
|
10714
|
3455
|
29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
113.78
|
3.15
|
10438
|
1187
|
146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37.49
|
4.02
|
9482
|
3062
|
表4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拥有国内标准最多的10家企业
新排序
|
公司名称
|
研发费用(亿元)
|
研发强度(%)
|
拥有国内标准(个)
|
国际标准(个)
|
46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27.70
|
1.14
|
2250
|
1
|
17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73.84
|
9.81
|
1500
|
500
|
30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
233.39
|
6.68
|
1428
|
|
320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8.63
|
2.39
|
1266
|
2
|
1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89.34
|
0.30
|
1260
|
1
|
23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
88.73
|
2.30
|
1185
|
|
3
|
国家电网公司
|
57.89
|
0.28
|
1149
|
20
|
67
|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36.66
|
1.77
|
1081
|
8
|
15
|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
9.76
|
0.21
|
810
|
|
95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6.80
|
1.69
|
807
|
|
表5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拥有国际标准最多的10家企业
新排序
|
公司名称
|
研发费用(亿元)
|
研发强度(%)
|
拥有国内标准(个)
|
国际标准(个)
|
17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73.84
|
9.81
|
1500
|
500
|
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189.91
|
2.87
|
79
|
154
|
24
|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
95.63
|
2.51
|
156
|
77
|
3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3.00
|
0.10
|
241
|
70
|
134
|
中国南车集团公司
|
52.58
|
5.24
|
603
|
40
|
90
|
海尔集团公司
|
90.15
|
5.00
|
308
|
28
|
3
|
国家电网公司
|
57.89
|
0.28
|
1149
|
20
|
146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37.49
|
4.02
|
117
|
13
|
75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57.44
|
2.96
|
38
|
13
|
82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
219
|
0.12
|
63
|
11
|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研发强度超过5%的有13家企业;超过10%的有3家公司,分别为:百度公司(12.86%)、华为公司(12.83%)、中国航天科工(11.73%)。2013年,420家企业中有126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出现了负增长,较上年增加了22家。
(二)专利数和发明专利数量都大幅提高
从创新活动的专利产出看,有393家企业提供了专利数据,共拥有专利数量47.28万项,较上年500强企业拥有专利数量增加了42%,平均每个企业拥有专利数量1203.12项,较上年500强企业该指标提高了44.21%;其中,369家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据(百度、华为、复星集团、万向等技术密集型企业未提供相关数据),共拥有发明专利数量12.64万项,较上年500强该指标增加了48.9%;平均一个企业拥有342.6项,较上年500强该指标提高了50.13%。从单个企业看,拥有专利数量超过1万项的有9家企业(见表3)。
从创新活动的标准制定看,318家企业共拥有标准数2.99万个,其中国内标准2.88万个,国际标准0.11万个。其中有8家企业拥有标准数量超过1000个(见表4)。拥有国际标准最多10家企业(见表5)。
作者简介:冯立果,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博士后。
作者: 冯立果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9期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