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中国银行业的大环境、大机遇、大目标有哪些变化?| 观点与方案

佚名 来自: 德勤 2024-05-09

德勤:中国银行业的大环境、大机遇、大目标有哪些变化?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慎终如始 稳进相济 进而有为:中国银行业2023年发展回顾及2024年展望》报告,内容涵盖了2023年经济及金融形势回顾、2023年上市银行业绩分析、2023年上市银行业务观察、行业热点话题探讨及2024年宏观经济和银行业发展展望五个章节,逾190页。

为便于阅读与分享,报告精华章节将以连载形式刊发,与您一同探索银行业业务发展情况、经营模式及监管环境变化,并了解和吸取优秀国际同业发展经验。

640.jpg

2023年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回顾

全球增长前景分化、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回升向好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呈现韧性,但主要经济体复苏进程进一步分化。美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23年全年增长2.5%,四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为3.2%,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概率上升。而欧洲经济表现疲软,欧元区2023年第四季度经济环比零增长(经季节调整后)。日本经济增长放缓,四季度GDP环比增长0.1%,与上半年回暖态势形成强烈反差。另外,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制造业PMI普遍位于收缩区间;服务业PMI表现相对较强,美国、日本维持在荣枯线上方,欧元区自8月起至年底跌至荣枯线下方,也显示了经济增长动能分化。

作为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个完整年度,2023年中国经济整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全年GDP实现5.2%的增长,呈现出消费恢复较快、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外贸总体平稳的特点。消费方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其中,服务消费快速恢复,交通、住宿、餐饮等领域的服务零售额实现20%的增长。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其中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6.5%和5.9%,新动能成长壮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而房地产仍未见企稳,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6%。外贸方面,全年出口增长0.6%,而进口下降0.3%(以人民币计),考虑到2021年、2022年两年出口规模高基数的影响,出口数据展现了中国外贸较强的韧性和国际竞争力。

总体上看,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进程波动曲折,主要面临社会预期偏弱、房地产业下滑、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等挑战;但在宏观政策调控、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和更加积极的创新引领下,整体经济正实现企稳回升。

图:中国经济增速表现

640.png

“M2-社融”剪刀差显著收缩,内需修复加快

2023年是三年疫情后经济恢复增长的一年,内生动能较弱,企业投资、居民购房和消费意愿不强,银行贷款增长乏力,其中7月份社融存量增速滑落至8.9%,为历史统计以来最低点。之后受益于降息等政策支持,政府债及企业债券放量拉动,社融增长较快,12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5%,显示市场信心有所改善。

2023全年货币宽松程度有所回落,12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9.7%,较2022年末降低2.1个百分点,广义流动性收敛,“M2-社融”增速剪刀差裂口已由最高3.2%收窄至0.2%,为2022年4月以来最低值,需求修复较为显著。

图:2023年“M2-社融”剪刀差持续收敛

640.png

大型银行领跑,带动银行业资产保持快速增长

银行业是经济的压舱石,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合计417.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其中商业银行资产合计354.8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85.0%,比上年同期增长11.0%。

大型银行是服务经济的主力军,2023年末资产规模176.7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带动整个银行业稳定增长。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银行业资产增速持续稳定在10%以上,主要系大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加大。股份制银行资产增长持续放缓,2023年末同比增长6.7%,较2022年降低0.2%,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17.0%,较2022年末降低0.5%。城商行继续保持较高的资产增速,服务区域经济显成效,2023年末资产同比增长10.7%。

图:大型银行资产增长较快,带动银行业资产增速达到11%

640.png

金融让利背景下,银行业息差水平续创新低

商业银行净息差自2019年以来持续收窄。在当前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不断让利背景下,银行息差水平持续下落。2023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2%,较2022年增速下降2.2个百分点,净息差降至1.69%,较2022年末收窄22个基点,历史低位仍在刷新。

在利率自律机制框架下,存款和贷款的市场利率定价由银行主导。2023年下半年银行纷纷宣布下调存款利率,但降息背景下,内需疲弱仍拖累银行贷款规模增长并影响营收增长。银行业需要平衡盈利和让利,持续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

图:净息差持续滑落,大型银行息差压力较大

640.png

银行业整体运营稳健,不良贷款和拨备率指标健康

虽然息差压力较大,且存贷款利率持续下降,银行业面临经营和转型发展等多重挑战,但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大,整体运营稳健。2023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59%,拨备覆盖率为205.14%,位于健康的区间,表明中国银行业基本盘稳定,具有较好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金融让利支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银行业需要参与地方债务、“保交楼”等风险化解工作,同时保持资产质量稳健,都考验银行的运营和风险管控能力。

银行保险风险监管框架进一步完善

2023年3月连续发生的海外银行危机事件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一定压力。中美监管体系有所不同,但我国中小型银行持续面临资本侵蚀压力和风险治理不善的问题,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3年,监管持续健全银行保险机构的风险监管框架,陆续出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等关键政策,有助于金融机构持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加强监管对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能力,进一步夯实金融稳定监管框架。

2024年宏观经济和银行业发展展望

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较为波折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较为波折,地缘政治冲突未见缓和。2024年1月世界银行最新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连续第三年放缓,预计降为2.4%,显著低于2000-2019年历史平均水平3.8%。过去两年内,全球主要经济体为抗击通胀采取的加息政策持续影响经济活动;而美国通胀消退的证据仍不明显,今年前2个月内信用市场把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8%左右又推高至突破4.0%,使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另外,政治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也会增加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2024年美国和俄罗斯、印度、巴西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将进行大选,将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影响;东欧和中东冲突仍在持续,可能会对能源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这将加剧全球通胀预期。

政策将更关注稳增长

目前看来,由于外部环境动态变化,2024年开年市场对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比2023年底更具挑战。对于2024年的中国经济增速,政府将目标设置在“5%左右”,持平2023年目标,考虑到2024年低基数效应消退,因此这一目标整体较为积极,体现了“以进促稳”的总体要求。政府对就业和民生问题也相当重视,将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目标设定在“1,200万人以上”,是历年来的最高值,并强调“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这也意味着要更好发挥服务业和平台经济吸纳就业的作用。

走过2023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逻辑显现出一些愈发明显的变化,原先主要以投资和出口驱动增长模式已到尽头。一方面,要注意基建投资面临回报率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出口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如欧盟启动了针对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或将导致惩罚性关税;还有部分国家抵制去工业化(如美国的再工业化、推动制造业回流),部分新兴市场出现保护主义迹象,即使那些对中国有很大贸易顺差或双边关系良好的国家也是如此(如巴西对进口自中国的彩涂板启动反倾销调查,印尼基于中国产品涉嫌“掠夺性定价”,封禁了TikTok电商)。以上因素其实也意味着对于出台2008年那样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要相当谨慎,因为由此引发的产能过剩问题在当前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会更加棘手。

在宏观政策方面,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并且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在去年发行1万亿元国债的基础上,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扩张力度,体现出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心和目标。货币政策方面,考虑到目前国内通胀水平持续较低,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将由紧缩转向宽松,中国仍有较大的政策发力空间。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年全国人大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后续仍然有降准空间,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金融强国”建设成为行业奋斗目标

2023年10月末,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确立了中央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和要求,对中国金融业中长期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未来中长期,中国金融行业将聚焦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金融强国以高质量经济发展为基础,应具备诸如国际货币发行权、国际金融产品定价能力、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及金融规则制定能力等,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资本市场开放、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国际化金融中心集聚人才和资源的能力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提升。

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进一步阐释了金融强国的丰富内涵。会议提出金融强国“六个强大”关键核心要素与“六大金融体系”,指明了中国由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建设路径;首次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提升中国金融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图:金融强国——“六个强大”关键核心要素、金融强国——“六大金融体系”

640.png

利率传导机制更顺畅,债市持续繁荣

2024年2月LPR大幅调降并未追随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平价未变,体现了自律机制十年来,市场化利率传导机制更成熟。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LPR下行的措施包括两层逻辑:一是2023年11月-12月,国内主要银行已下调了存款利率;二是2024年1月25日,央行提供给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下调25个基点。

LPR调降后,债市利率随之下降,2月末,10年、30年中债国债收益率创下近年来新低,其中30年国债收益率首次跌破2.5%,已低于当前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水平,体现了债市的牛市趋势十分强劲。据此,利率传导框架更完善,涵盖政策利率(MLF、再贷款再贴现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债市收益率三类。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传导更显顺畅,有助于切实降低投资和融资成本。此外,潘功胜行长近日指出“居民购买政府债券还有提升空间”,表明监管对直接融资关注度更高,这既是鼓励债市发展,也是支持化解地方债务的信号。

图: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趋于平缓

640.png

立足“五篇大文章”新机遇,信贷结构调整重要程度提升

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阶段,银行业稳息差需要与信贷资源投放结合来看。相比注重信贷增长,信贷结构的调整更显重要。金融“五篇大文章”即定调中长期的金融业服务导向。2024年1月,央行新设信贷市场司,将专司盘活存量贷款资源,做好五篇大文章。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五篇大文章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为中国金融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伴随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银行业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也将实现自身结构调整和稳健增长。

特别地,科技金融位于“五篇大文章”之首,对应新质生产力,是重点服务领域。金融机构需着重提升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未来中长期,科创金融发展将加快,相关科创金融改革试点、货币型科创金融工具、相关风险补偿机制等更为完善。央行也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制定整合支持科技创新和数字金融领域的工具方案”,有望出台相关创新工具和实施办法。

图:金融“五篇大文章”带来新机遇

640.png

强调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培育一流投资银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监管将从资金结构、基础制度、市场调节机制、专业服务、监管执法五方面建设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着重提高市场韧性。规范减持、推动分红、强制退市等管理更严格,也对专业服务机构提出更高要求。

2023年10月末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现代化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当前社会融资规模中直接融资比重(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不足30%,这与G20国家普遍达到65-75%的直接融资比例相差较大。

随着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和韧性增强,2024年以及中长期,股票发行注册制将推动A股市场IPO融资规模重回高位,直接融资的比重将持续提升;而现代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需依赖可对标国际的一流投资机构,对比高盛、摩根士丹利国际业务收入占总营收30%-40%的比重,中资券商的国际业务竞争力需要加快建立,包括提升国际业务收入、完善衍生品种类等。

关注地方化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

2024年,宏观经济企稳、市场信心修复以及宽松适度的货币环境将对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和债务问题缓解形成支撑。

一是银行参与地方政府债务化解。2024年,“一揽子化债方案”将有序落实,银行需要参与降低融资成本、延长期限、债务重组等地方债务化解任务,收益端会承受一定压力。央行有望进一步降准降息,营造流动性合理宽松的市场环境,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二是房地产过度金融趋势已被遏制,但房地产领域仍未见明显好转,2023年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6%、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下降8.2%和6.0%。2024年2月5年期LPR超预期下调25个基点传递了稳楼市信号,有望释放居民合理购房意愿,支持房地产企稳。三是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专项债发行提速。城、农商行的不良率显著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同时面临息差收窄压力。适用于资本金补充的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将进一步提速,2024年,地方金控公司入股、地方财政认购等多种方式将有效帮助中小银行风险化解。

下载报告全文:中国银行业2023年发展回顾及2024年展望 ( 198 页)

640.jpg



ChatGPT 颠覆了整个咨询行业!不会用的公司和咨询师必然淘汰!
马上体验学习ChatGPT及其它大模型:点击体验(需输入会员密码)

注册会员无需翻墙即可使用 ChatGPT特惠:

  • (1)包月使用299   包年使用2999  | 微信:18121118831联系;
  • (2)送一个月以上的咨询报告库VIP会员,可以浏览下载上万篇咨询和行业报告

 

咨询公司专栏

...
ChatGPT+咨询数据库

每月299,每年2999!
公司立即拥有ChatGPT+数万报告的咨询数据库

马上体验

预约咨询 | 免费咨询

联系我们

电话

181-2111-8831

邮件

tzl@chnmc.com

其它

随访:电话预约

关注我们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chnmc-com,微信扫码关注
管理咨询APP

点击安装管理咨询APP,可以了解最新管理咨询 >微信长按图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下载安装!

相关服务

我们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