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供应链产业区域格局:长珠三角“吃肉” 中西部城市“喝汤” | 供应链咨询案例和论丛 物流供应链咨询 智慧物流产业园区咨询

佚名 来自:网络 点击:

苹果供应链产业区域格局:长珠三角“吃肉” 中西部城市“喝汤”

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疫情以及不断蔓延态势,对全球既有的产品供应链安全发起了新的挑战与冲击,供应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都会影响到整个产业体系的稳定。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其供应链的稳定对全球经济的复苏至关重要。

而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技术密集程度高、产品间依赖性强、全球化分工水平高等特点,在空间上比一般产业具有更强的局域集中分布特征。同时,由于生产环节具有较强区域分工特征,不同环节供应商空间分布差异特征非常显著。

本文以苹果公司供应商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分析与计量模型来研究其供应商地理区位特征和影响因素,以期掌握苹果零部件供应链在我国大陆的分布变化状况,并厘清不同要素对其空间区位选择的具体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苹果公司仅从2012年开始公布供应商信息,本文选取2012—2018年的供应商进行分析。从总体数量来看,中国大陆在苹果零部件供应链(以下称苹果供应链)中占据核心地位,集中表现为在华供应商占比在持续上升。

01 聚集特征与核心城市分工 超六成供应链聚集在五大城市

总体上,从省、市尺度分别来看,苹果供应链主要集中于前三大省域和前五大城市,具有较强的少数城市或省域的集聚特征。此外,相比市域尺度而言,省域尺度表现出更强的少数省份的强集聚特征。

具体而言,分布最多的前三大省域依次为广东、江苏和上海。从城市尺度看,前五大城市为苏州、东莞、深圳、上海、无锡。且中国前五大城市集聚了苹果供应链数量的六成以上(2018年为60.26%),印证了苹果供应链在城市尺度的强局域集中特征。

通过选取苏州、东莞、深圳、上海、无锡5个核心城市,对不同城市的专业化生产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发现,5城作为苹果供应链的集中分布地,其供应的产品具有显著的多样化特征,即生产了上—中—下游多个环节零部件。

同时,这些城市之间的空间分工差异化主要集中于上游环节,而在中下游环节则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具体看来,苏州、深圳、上海以及无锡的供应商均从事芯片环节供应,但是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坐落在苏州的瑞萨电子提供3D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分布在深圳的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等主要提供电源管理芯片与图像传感器,上海则主要是提供模拟信号半导体以及芯片封装,无锡则主要集中在芯片封装环节。

同时,除了上海之外,其余4个城市均有液晶面板供应商分布。各个城市在中游环节存在较强的相似性,以生产连接器、散热组件、声学器件等零部件为主。

例如,苏州的立讯精密、东山精密以及东莞的正崴精密等,均以生产连接器为主。最后,五大城市均有结构件、包装印刷等产品供应商分布,代工组装企业在这几个城市也分布较多。

02 上中下游空间分布 中西部中心城市逐步嵌入上游环节

从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空间分布来看,苹果供应链趋向于集聚在大城市群内的高等级城市,且核心城市主要呈现出供应链环节同、异功能共聚特征,而一般城市则以同功能集聚为主。

具体而言,芯片、面板和相机模块供应商集中于长三角的上海、苏州、无锡以及珠三角的深圳、东莞、广州等核心城市,但在产品生产上存在一定的分工与竞争。

例如,上海以芯片为主,其优势在于芯片的生产和封装能力;苏州主要供应液晶面板且集聚了多家液晶面板企业;无锡虽然在面板和芯片产品方面均有涉及,但其主要优势是芯片封装。

同时,中西部的一些地方性中心城市逐步嵌入到了苹果供应链的上游环节。例如,成都和南昌等城市分别加入到芯片和相机零部件供应链。

供应链中游也集中在苏州、深圳、东莞、上海等核心城市。

其中,苏州提供的零部件具有较强的多样化特征,主要供应散热组件、连接器、印刷电路板等;深圳则以连接器、充电器、散热组件为主;上海则以提供连接器和电池电源为主。

这表明,供应链中游存在零部件异功能区位共聚特征,即这些城市供应了多样化零部件。其他城市则以专业化生产为主,如重庆供应印刷电路板、天津供应电池。

供应链下游同样以苏州、东莞、深圳、上海等城市为主要核心。

其中,苏州主要生产结构件和外壳;东莞以生产结构件为主;深圳和上海也以生产结构件和外壳产品为主。此外,成都、重庆、信阳等中西部城市成为供应链下游的重要生产地,也以生产结构件、外壳为主。

在代工组装环节,上海、深圳、苏州等沿海城市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但是郑州、开封、太原等中部城市作用也比较突出,并形成了从零部件组装、外壳到包装环节的有机统一。成都和重庆在组装代工环节占据一定地位,这主要是富士康、光宝、和硕、广达、纬创资通等代工企业区位布局的结果。

总体而言,长三角与珠三角在苹果供应链的上、中、下游等环节均占据核心地位,表明这两大城市群的产品供应链比较完善。同时,上海、深圳、苏州等核心城市表现出明显的零部件同、异功能供应商区位共聚特征,而供应商分布较少的城市则表现出某一零部件专业化生产特征。

03 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外资进入不一定利于吸引产业链企业

众所周知,全球化与地方化是全球经济运行过程中两个并行不悖的过程,是影响区域经济与空间集聚的主要因素。

首先,企业的空间布局具有显著的地域嵌入性,因为本地可以提供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如劳动力与土地供给。同时,受交通条件的影响,会形成区位优势。由于地方比较优势的存在,结果会促使企业向该地区集聚,以降低成本并提升企业效益。

此外,政府会通过政策干预来创造地方优势,主要表现为产业开发区的建设,通过提供土地、税收、融资等各种优惠手段,来吸引外来企业进入当地,因此,地方产业发展优势会形成较强的本地属性与本地持续性,进而形成地方产业发展的地方粘性,吸附企业向该地区集中。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资大量进入沿海地区,使其成为了我国主要的制造业集聚中心。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陆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到全球生产体系中。因此,地方的全球链接能力也会对产业发展与空间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总结而言,区域产业动态主要受具有较强地方粘性的本地要素以及与参与全球化的全球链接要素影响。

基于以上判断,本文选取生产成本、交通通达性以及产业开发区三个层面来衡量地方粘性要素,选取外资进入和外贸两个指标来衡量全球链接要素,由此来分析苹果供应链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通过多个模型分析,我们发现,开发区这一变量在模型中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通俗来讲,开发区的建设对吸引苹果供应链企业和产业有着显著的作用。

这是因为,开发区中的土地、税收、租金等政策设计优势可以降低企业进出口的贸易成本和财务成本。同时,容易掌握政府最新政策、园区孵化器服务以及具体事务服务等,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和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节约企业时间成本。最后,通过产业园区内部交流可以让更多的企业掌握园区内企业生产信息,拓展企业之间形成合作,推进产业的上下游专业化集聚。

另外,职工工资和土地成本变量对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区位选择的作用显著为负,原因不难分析。

零部件上游环节的产业所雇佣的劳动力主要为技术水平较高的职工,使得上游企业需要支付给员工较多的工资。上游供应商需要投入较多的研发成本,并且产品良率的问题会导致企业效益收效周期较长,结果会提升上游供应商的支出成本,导致其可能倾向于在工资水平较低的城市布局。

这也说明生产高价值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分布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技术工程师工资较低,而并未将技术要求最高的生产环节放在中国大陆。

地价变量结果也显著为负,表明地价的上升会妨碍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在此分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工业用地成本不断上升。同时,上游零部件产业通常需要面积较大且全封闭、无尘空间,导致企业因用地成本太高而趋向于选择在用地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反映全球化的外资变量对中游环节结果显著为负,也就是说,外资的进入可能并不利于本地吸引苹果产业链中游企业。

我们认为,外资大量进入的城市往往属于经济发达的城市,但这些发达城市经营的平均利润也在随着外资资本的增加而边际收益递减,新进入的中游企业难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时,外资进入较多的城市会强化原有市场竞争环境,并导致市场趋向饱和,结果会增加中游供应商在该城市布局的支出成本。最后,供应链中下游市场竞争激烈且利润较低,外资的大量进入会通过市场充分竞争来不断压缩原有的利润空间,反而不利于中下游企业进入。

此外,通过模型分析还发现,对于供应链下游的加工组装、一般零部件以及印刷等企业来讲,对城市交通的便捷性要求较高,需要有发达的交通运输能力来将运输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供应链下游企业所在的城市参与全球贸易的程度越高,会促进该产业向本城市分布,这是由于供应链下游企业主要为全球性产品服务,需要与全球市场紧密联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大陆的苹果零部件供应链是一个区域性的生产系统,与国外其他区域的零部件生产形成一个完整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任何环节的缺失都将对苹果全球供应链安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同时,供应链的安全也对城市经济发展或韧性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从全球供应链安全和城市韧性视角来研究零部件供应商的空间分布问题,需要未来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康江江、林柄全、宁越敏

本文编辑:陈亚辉,搜狐城市发展智库研究员

文章选编自《中国大陆苹果零部件供应链空间组织研究》

 

相关服务

我们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