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海运发展展望 | 供应链咨询案例和论丛 物流供应链咨询 智慧物流产业园区咨询

作者:贾大山 来自:网络 点击:

2020年我国海运发展展望

ChatGPT 颠覆了整个咨询行业!不会用的公司和咨询师必然淘汰!
马上体验学习ChatGPT及其它大模型:点击体验(需输入会员密码)

注册会员无需翻墙即可使用 ChatGPT特惠:

  • (1)包月使用299   包年使用2999  | 微信:18121118831联系;
  • (2)送一个月以上的咨询报告库VIP会员,可以浏览下载上万篇咨询和行业报告

  “十三五”期间我国海运应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运体系,适应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和对外贸易发展需要,形成海运强国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基于对我国海运发展环境、需求和国家战略的分析,“十三五”期间我国海运应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运体系,适应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和对外贸易发展需要,形成海运强国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一是海运业全球规模性存在,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海运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海运服务贸易出口位于世界前列;三是海运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引领性作用显现。

  一、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一)海运业全球性存在规模进一步扩大

  依托海运需求规模优势,以及大型制造业、资源类企业“走出去”发展和产业调整机遇,海运企业、码头企业、CCS和航运服务业实现进一步“走出去”发展,全球海运网点数量明显提升,实现由放射性服务向全球网络化服务转变。通过全球码头网点、遍布全球航行的船舶,使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海上运输保障力明显提升

  五星红旗船队能够充分满足沿海运输需要,并形成一支规模适度、装备精良、信息安全、绝对控制的国家安全船队,适应国家提升战略投放能力对海上运力和海员的要求;拥有一支由大型化、专业化运输船舶组成的、有规模的经济安全船队,海上能源、资源海运控制力进一步提升,有效应对集装箱班轮运输垄断可能导致的海运不经济性。结合商业船队发展,海运进口原油中方承运份额与其他进口大国相当(60%以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船队规模显著提高,稳定双方海运经济性与可得性。

  (三)打击海盗和海上恐怖活动能力明显提升

  依托综合国力的提高,积极参与全球海运安全活动,扩大在海运重要咽喉的影响力,更加有力打击海盗,阻止海上恐怖活动对我国海运的威胁,为维护世界海运安全和自由航行做出重要贡献。

  (四)沿海港口吞吐能力适度超前、布局合理

  具有吞吐能力适度超前、运行安全绿色、适应船舶大型化、作业效率位于世界前列的大型深水专业化码头,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取得显著进展,适应沿海地区进入高收入水平的需要。吞吐能力适应性达到1.2,其中20万吨以上大型原油、10万方以上LNG码头接卸能力适应性达到1.6,北方煤炭装船能力适应性达到1.35,10万吨以上铁矿石码头接卸能力、集装箱码头吞吐量能力适应性保持在1.1水平。港口储存能力适应国家战略储备要求。沿海港口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信息畅通,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的专业化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和滚装运输系统,在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宁波港、厦门港、广州港和深圳港的基础上,力争在江苏和广西形成新的集装箱干线港。

  (五)港口实现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结合城市发展、港口功能提升和产业转型的机遇,调整码头布局,创新港城和谐发展新模式,专业化码头布局与产业布局更加协调,核心城区岸线得到高效利用,城市边缘地区岸线得到开发。岸线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沿海港口单位码头吞吐量突破11000 t/m,干线港超巴拿马型集装箱码头百米吞吐量突破30万TEU。形成完善的航道、码头建设、岛屿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长远规划,使岸线、净空、线位(运河和航道)以及通过能力等海运发展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做到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有效保护资源。结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吹填造陆,城市和港口均拥有可持续发展的陆域空间和滨水岸线;港口周边、河道两岸形成和谐的自然与生态环境,港口单位吞吐量事故数和死亡人数较2010年下降5%,特别重大事故实行零控制。港口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港口污水综合处理率达到100%,港口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下降10%以上,码头公司前沿装卸设备、堆场设施作业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港口具有为天然气动力船舶提供加气服务能力。除煤炭、矿石、粮食码头外,距离码头2公里外的大气环境达到城市平均水平,煤炭、矿石、散粮等码头粉尘控制取得显著进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我国首个船舶排放控制区。有条件的地区成为重要的消闲、娱乐、旅游场所,适应水上休闲、娱乐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六)岛屿交通条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岛屿海上交通和支持保障条件明显改善,适应国家海洋资源开发、维护海洋权益和及时投放海防力量等方面的需要。适宜开发的岛屿和功能性岛屿建成基本交通设施。实现500人以上和重要价值的岛屿有陆岛交通码头,实现1000人以上岛屿全部建有交通码头和进出岛交通航线,5000人以上岛屿具备滚装运输条件。

  (七)科学的法规体系和规范的市场

  形成以国际接轨、符合我国海运发展实际,以《海商法》、《港口法》、《航运法》、《海上交通安全法》、《航道法》、《国际海运条例》和《国内水路运输条例》等为龙头,以《港口建设管理规定》、《航道建设管理规定》和《海运企业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为补充的法规体系。

  (八)完善的海运执法和监督队伍

  海运执法体制取得突破,在海事局的基础上,形成一支严格执法的海运经济和海运市场运营执法、监督队伍,有能力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打破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在严格执行国内市场准入标准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登记制和特许制市场准入管理,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开放、有序的海运市场。法规与海运发展适应性评价机制全面形成,能够及时调整、修改不符合实际需要或与上位法有冲突的条文和规定。完成港口体制改革最终目标,形成适合地方经济社会特点的、在世界上具有特色的港口管理体制。

  (九)稳定的海上安全生产

  就企业资质、装备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形成严格的准入标准和监管机制。明显提高对海运安全事故及风险的控制水平,对有关政府官员、企业管理层和各级上岗操作与组织人员均构成震慑力,基本能够从源头控制海运不安全因素。形成完善的海运预警机制和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组织指挥和应急救援体制,重特大事故的救援救助和处置能力显著提高,整体达到欧盟、北美和日本21世纪初的水平。

  (十)完善的海运保障能力

  形成统一的航标测绘业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测绘覆盖沿海、远海全部民用港口及航线。完备的专业化装备配置,适应航标维护、深海航道测量、气象观测、破冰和扫海等航海保障需要。为我国海运系统提供准确、可靠和及时的导航信息及水文天气信息。遇险安全通信体系实现GMDSS互联互通,遇险安全通信畅通率达到100%,安全信息播发准时准确率100%,海事安全以及相关信息播发覆盖我国300万平方公里海域。

  (十一)应急能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有效应对常态和非常态突发事件

  300万平方公里海域形成合理布局的监管救助机场、救助基地、救助站点和溢油应急设备库,配置现代化装备武装及功能完善的专业化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救助船舶和溢油应急船舶,形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和救助有效的现代化海上安全保障系统,整体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和亚洲领先水平。应对常态突发事件能力显著提升,防范区域覆盖浅海和深海、近海和远海全部区域。应对非常态突发事件能力跨上新台阶,满足国家维护海洋权益的需要。监管范围达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00海里内的重点水域和主要港口的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90分钟。对发生在我国搜救责任区内的海上险情可实施有效、快速救助,海上人命救助成功率保持在95%。形成清除大面积海上溢油能力,重点水域一次溢油控制清除能力达到2000吨以上。沿海船舶整体打捞能力提高到10万吨以上,水下探摸打捞深度达到500米,形成抽取3000米深海沉船存油能力。

  二、海运竞争力明显提升

  (一)海运竞争力明显提高

  海运服务贸易出口世界地位进一步提升,进出口均衡性明显改善。形成若干有规模和实力的海运集团公司,在保持海运资本相当规模的同时,明显提高稳定收益资本比重,做精做强海运主业,海运集团资本结构明显改善;金融管理、风险管理与控制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储备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具有较强的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能力;在面临发展机遇时能够迅速投入,以收购或兼并方式快速提高综合扩张能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成为大型海运企业的发展动力。

  (二)造就一批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海运品牌企业

  我国海运企业结构更加合理,民营海运企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营集中度特别是散货运输经营集中度明显提高。形成几个有规模和品牌的经营干散货、液体散货、集装箱、滚装和特种船船队等主力船型的大型海运企业,力争干散货船队经营企业地位稳定,巩固在世界集装箱船队和特种船经营者规模地位,提升液体散货经营者地位,两家企业进入液体散货船队经营者前十位,一家进入前五位。形成若干以专业化船队、短途运输、特色航线和特种运输等专业海运企业和特色鲜明的中小型海运企业;船队结构优化、规模位于世界前列。海运船队载重吨规模在世界份额有所提高,并保持世界前三位,干散货船队、液体散货船队载重吨位于世界前三位,集装箱船队规模不低于世界前五位。海运船队船龄结构得到改善,与世界平均船龄相当,特别是国旗船队船龄结构明显改善。结合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大型滚装船、游船运力规模明显提升,大型豪华邮轮船队经营实现规模性突破,实现“吃、住、游、行、购、乐、商务”等功能一体化,推动海上旅游业的发展;在提高经济效益回报股东的同时,培育具有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承担“社会型企业”职责,实现由“经济型企业”向“经济型企业”+“社会型企业”转型,形成与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的互信关系,对社会的回报明显增加,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形成一批国际码头运营商

  在中远太平洋、招商国际、中海码头等央企码头公司“走出去”基础上,区域码头运营商(特别是原港务局改制企业)发挥我国经贸发展优势,抓住大型企业“走出去”的机遇,积极参与资本和技术输出,扩大在全球码头业务,形成一批国际化码头运营商,经营网络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2家集装箱名义吞吐量和权益吞吐量位于世界前五的全球码头运营商。

  (四)中国船级社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结合我国海运发展和节能减排,在全面掌握我国海底探测、海浪和海流的资料基础上,形成覆盖300万平方公里海域,沿海、远海船舶技术标准和特定航线船舶技术标准。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结合国际船舶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共同规范的机遇,缩短与国际著名船级社的差距。入级船舶规模力争进入IACS前五位,在IMO、IACS中的地位明显提高。与NK、KR和IRS合作形成亚洲船级社联盟,在世界船舶规范、技术标准等领域话语权明显增强,有效维护亚洲造船和船东的利益。整体技术水平达到IACS第一集团水平,确立在1ACS中第二集团成员的领先地位与竞争优势,为中国向海运强国奋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世界技术标准、法规制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五)国际性航运中心基本形成

  核心港口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依托“中国因素”货源的优势,形成具有全程网络化服务的平台,全面提升对各类海运服务企业的吸引力,基本形成以服务需求方为显著优势、服务海运供给方与一流港口城市相当的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干线运输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节点和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运行效率对世界港口技术发展影响力明显增加,发挥集装箱海运需求规模优势,形成与周边港口集装箱国际转运格局。依托核心港口城市发展,航运基础服务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各类专业化人才规模化集聚,形成各个领域具有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贸易、航运融资、航运交易、航运租赁、航运信息和离岸金融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国际航运信息流、资金流地位明显提升。上海、天津两大核心港口城市吸引国际海运组织集聚取得显著进展,创新国际海运税收、融资政策取得突破,有效吸引境外经营的国内大型海运企业回归,成为国内大型船公司、无船承运人、国际物流公司、船舶与货物代理、航运经纪、金融保险公司、咨询服务与中介组织、海事律师事务所、船级社、航运交易组织等聚集地。形成专业化的海运保险公司,基本适应我国各类物资海运对保险的需要。国外船东、海运企业以及航运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企业和国际海事组织机构落户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取得突破。

  三、海运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引领性作用显现

  (一)支持保障能力基本达到其他海运大国水平和影响力

  形成以先进技术装备的反应快速化、管理信息化、航测自动化、监控与搜救立体化的水上支持保障系统及由直升机、大马力拖轮和巡逻船等组成的立体搜救体系及其指挥系统。

  (二)在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结合综合国力提升,充分利用海运需求、船队规模优势和技术创新背景,在海洋保护、海运安全、船舶保安、港口保安等相关技术标准、规则制定中,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努力推进全球海运自由化和世界海运技术标准、规则的建立。

  (三)促进发展中国家海运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与发展中国家合资组建船队、码头公司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在海运管理体制、码头运营、航道维护、海事巡逻等领域,为海运欠发达国家承担必要的人员培训、技术与装备支持等义务。与日本、韩国以及东盟10国等周边国家在海上搜寻、救助和打捞领域实现信息共享,联合应对海难事故取得显著进展。

  (四)对世界海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我国派驻世界主要海事机构人数和高级职位人数明显提升,力争实现出任IMO秘书长的突破,在国际海运事务和规则制定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作  者:贾大山    

出  处:《中国远洋航务》2015年第11期

 

相关服务

相关内容

预约咨询 | 免费咨询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

181-2111-8831

邮件

tonew-sh@qq.com

其它

随访:电话预约

我们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