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大战略与物流业发展机遇 | 供应链咨询案例和论丛 物流供应链咨询 智慧物流产业园区咨询

作者:汪鸣 来自:《物流管理》2015年第9期 点击:

国家三大战略与物流业发展机遇

ChatGPT 颠覆了整个咨询行业!不会用的公司和咨询师必然淘汰!
马上体验学习ChatGPT及其它大模型:点击体验(需输入会员密码)

注册会员无需翻墙即可使用 ChatGPT特惠:

  • (1)包月使用299   包年使用2999  | 微信:18121118831联系;
  • (2)送一个月以上的咨询报告库VIP会员,可以浏览下载上万篇咨询和行业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部署了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战略,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明确的战略要求。三大战略的共同特点在于,跨越行政区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政策的核心是统一国内大市场,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大战略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按照三大战略的国际区域层次、国内区域层次和城市群区域层次,推进物流业一体化发展,密切物流与产业布局发展的关系,打造通道化、枢纽化物流网络。

一、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与发展要求

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之所以会出现新的变化,原因在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已经开始从过去相对分割、以点(小范围、行政区)为主的分散发展,逐步向通道化连接各经济区域、推动各区域整体协同发展转变,以便形成我国国内区域之间密切联系以及向外多向辐射、开放发展的新格局。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升经济与产业布局纵深发展;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三是培育内生能力强的城市群;四是提高以我国版图为核心的陆海双向国际辐射能力。特别是为了推进和引领“一带一路”建设,首先必须实现国内跨区域的整体协同发展,探索建立统一国内市场的经验和管理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以整体的能力和方式实现“走出去”。

1.加快建设丝绸之路,联通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形成海陆双向辐射,提升经济与产业布局纵深发展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串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通过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的梯度转移,培育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极,形成中西部地区陆向对外辐射的前沿阵地,在加强与周边国家陆上通道建设与互联互通基础上,加快产业“走出去”步伐。强化海向产业和产品对外辐射能力,依托发达的沿海经济中心城市和重要港口物流枢纽,密切我国沿海与内陆之间的联系,提升东中西部地区整体的海向对外辐射能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产业发展内容丰富、通道联系便捷紧密、经济容量大的经济廊道,有效扩大我国经济与产业布局纵深发展,确保国家经济发展安全,带动“一带一路”整体发展。

2.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河经济带,在更高的水平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涉及我国20%以上的国土、11个省市、6亿人口和40%以上的GDP总量,随着沿长江经济带跨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已经具备较强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低成本、大运量、低碳环保的运输通道优势,通过产业梯度转移与合理布局,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打造竞争能力更强的产业集群,培育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竞争的新能力。由于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实质上也是培育丝绸之路的产业布局发展高地,在实现我国区域均衡发展、提升长江流域整体经济实力的同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后方腹地与前沿产业布局支撑。

3.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作用,提高城镇化地区发展水平,培育内生能力强的城市群

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战略要求,我国将倾力打造多个城镇化区域,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发展格局,改变传统的城市孤岛式发展模式,加强城市群内部各产业的紧密合作与合理分工关系。在京津冀地区推进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通过探索经济联系较紧密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机制,为其他城市群以及更大区域范围的协同发展储备制度与机制资源。城镇化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问题的解决,将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为国内和国际经济廊道建设提供产业组织能力与发展能力强劲的枢纽支撑。

二、对物流体系建设的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战略性调整,因产业跨区域布局与合作发展方式、内容的改变,对物流体系建设提出了跨区域服务一体化以及城镇化地区物流服务高效化的新要求。

1.跨区域物流通道建设要求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调整,提出了不同层次、不同辐射范围的物流通道建设要求,而且需要实现高效互联互通,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对匹配的物流能力的需要,应重点强化国内、国际以及城际三个层次与辐射范围的物流通道设施建设。

(1)国内通道。为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联系功能,需要在既有的全国性和区域性运输通道布局建设基础上,强化由各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通道体系的支撑,通过调整相关规划,推进沿长江、进出疆、出入藏以及与这些通道联通度较高的中西部地区物流大通道的建设,需要加强与沿海重要港口物流枢纽相联系的物流大通道的建设。

(2)国际通道。加强与“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规划建设的国内通道联系紧密、符合国家战略要求的陆上和海上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包括推进中巴、中哈、中蒙、中俄、中塔阿伊、中吉乌等铁路物流建设,以及泛亚运输走廊,中老泰、中越、中尼印等铁路物流通道建设,还有相关公路物流通道建设,构建以中国为物流枢纽、衔接欧亚、打通欧亚联系的高速陆上物流走廊,积极打造国际海上港口物流枢纽,形成国际海上物流通道系统。

(3)城际通道。强化与跨区域国际国内物流通道紧密联系的城镇化地区高效率城际物流通道建设,形成支撑通道运行的物流服务枢纽,并以枢纽为网络化物流组织中心,串接跨区域国内国际通道,有效发挥通道集聚功能,提升通道辐射能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推进,具有启动和示范效应,要通过京津冀地区的启动和示范效应,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相关城际物流通道和枢纽建设积累经验,探索发展机制。

2.国际国内物流服务一体化要求

物流通道设施仅仅解决了国内各区域之间、国内与国际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要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调整,必须在通道上承载具有一体化特征的国际国内高效物流服务,为我国产品和产业“走出去”提供强大而高效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支持。

(1)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与配套物流服务。在我国国内运输一体化尚存在地区分割与运输方式间壁垒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以及提升国际物流服务能力的倒逼机制,加大各种方式联运服务的发展力度,依托多式联运构建有效打破各种运输方式界线的综合物流服务系统。

(2)加快物流服务“走出去”步伐。物流服务“走出去”涉及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我国物流服务企业要具备国际化的服务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在国内提供供应链物流服务,还要跟随产品、产业“走出去”,开展延伸的全方位供应链物流服务,提高我国产业、产品附加价值;二是我国要主动参与甚至引领国际双多边的运输和物流协定以及相关的标准化等,为我国物流服务“走出去”提供制度安排和机制保障,彻底解决我国物流服务“走出去”的被动局面,改变无论对方经济发达与否,我国在与之交往过程中物流服务都很难“走出去”的被动局面。

(3)实现运输服务向物流服务的转型。运输服务必须站在国际化发展的高度,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以及“走出去”方式创新,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适应内需与外需紧密结合的现代产业链、产业集群化布局发展以及流通方式在电子商务与物流支撑下向网络化、集约化、一体化运作方向转变的需要,使区域运输服务系统具备提供多成本组合模式、多方式选择便利性的多元化物流服务特征。

3.城镇化地区物流服务高效化要求

对城镇化地区而言,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高效化,通过高效化满足不同层次高效物流服务的需求。

(1)建设城际高效物流服务网络。要在城镇化地区形成有利于各种经济要素流动、集聚和扩散的物流网络系统,为城镇化地区依托中心城市培育现代产业布局发展能力创造物流条件,使城镇化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成为跨区域经济联系与协同发展的节点支撑;要为中小城市孕育产城融合的城镇化发展能力,形成与中心城市之间的配套、合作与衔接发展、奠定坚实和可持续的物流效率基础。

(2)培育城镇化地区物流枢纽。依托城际高效物流系统和城镇化地区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城镇化地区物流服务枢纽,为物流要素的聚集与物流服务的合理化提供支撑。城镇化地区物流枢纽既是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形成枢纽支撑的需要,也是发挥枢纽带动作用、培育中西部地区向西开放前沿高地的需要,要通过打破城市之间的界线,形成具有综合物流组织能力的各种物流枢纽。

三、物流体系建设思路

1.点线串接贯通的“一带一路”物流体系建设

“一带一路”在我国版图上表现为一系列贯穿东中西部地区的多条大通道和多个内陆枢纽节点,以及衔接各国的多个海陆空海向和陆向前沿据点。为通过“一带一路”空间模式打破原有的点状、块状区域发展模式,需要在“一带一路”上根据国际国内双向辐射的需要,实现物流枢纽与物流通道的有机串接,形成贯通能力强、涵盖多种物流服务的综合物流体系,为产业布局、产业和产品“走出去”提供具有枢纽集聚能力和通道承载能力的多成本、效率差异化物流走廊。“一带一路”物流体系建设,将不同于以往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需要的物流系统布局,更多是由满足产业组织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装备和服务构成的强大的物流服务组织能力建设,尤其强调具有海向陆向辐射能力的物流枢纽建设,以物流枢纽的规模效应降低通道整体的物流成本。

2.水陆空并举的长江经济带物流服务系统建设

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运输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水陆空协同并举发展,满足产业密集布局带状区域经济要素流动与产业合作发展的需要,与“一带一路”更多是点上布局、依赖枢纽的组织能力不同,长江经济带具有运输走廊高运输密度特征,更强调水陆、空陆、水空、水水等多种运输方式之间联运组织能力的建设,特别是江海联运的发展,打造沿长江的多个航运物流枢纽。为此,长江经济带需要在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的基础上,打造服务组织能力强、辐射范围大的物流服务系统,为产业梯度转移与布局以及区域产业之间的联系,提供具有成本、效率、模式选择性的物流服务。

3.一体化的京津冀区域快速高效物流体系建设

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长江经济带建设,均需要通过物流枢纽完成产业布局、产业和产品对外辐射的物流服务组织,在现代产业分工深化且联系紧密的大背景下,中心城市的产业组织作用以及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将不断加强,在城镇化区域实现满足经济和产业要素自由、快速、高效流动所需要的无障碍物流服务系统建设,成为培育“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经济和物流枢纽的重要途径,也是物流通道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需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探索依托城市群进行一体化高效物流体系建设的途径和模式,为点线串接贯通提供经济容量支持。

4.网络统筹下的新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物流体系

新的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具有非常强的内在联系,不是孤立地分别实施相关战略,而是以我国版图为中心,内可实现全区域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外可整体形成海向陆向辐射。为此,在各区域战略所形成的物流体系建设思路基础上,强化区域战略下物流系统的关联性,通过通道优化、枢纽优化两大途径,对物流系统整体进行再优化,实现新经济空间格局下由物流通道和物流枢纽构成的覆盖国内、跨越国际的物流网络统筹发展,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产业合作的势能,实现物流体系对国家新的区域战略的有效保障和引领。

四、物流体系建设策略

在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复杂经济发展背景下,为加快并高效实施新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下物流体系的统筹规划、建设与发展,必须基于国内和国际两大视角,形成既紧密联系,又内外有别的物流体系建设策略。

1.国内物流体系建设策略

面对新经济空间格局将为我国几乎所有区域带来的转型升级发展机遇,各省市区均高度重视并参与建设。为防止盲目建设和发展,防止国家战略的地方化倾向,必须在整体规划基础上,突出建设与发展的重点。

(1)突出战略性、据点性物流枢纽节点建设。一是要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新疆和福建的战略性物流等枢纽节点的规划和建设,形成海向陆向两大前沿战略枢纽节点支撑能力,为各大通道建设和相关节点之间建立紧密联系提供支撑;二是要加快沿“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内陆物流枢纽节点的建设,为内陆地区聚集产业发展资源和培育具有扩张辐射能力的产业提供物流服务保障;三是加快以长江沿线航运中心、江海联运中心和重要港口为依托的多式联运中心建设,提高与“一带一路”的衔接性和整体运输、物流服务组织能力。

(2)优化重要物流通道建设。重点是进出新疆和西藏的铁路运输大通道、联通福建的铁路通道以及沿长江的综合立体运输通道建设,并实现这些通道之间有机而高效的联系,构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运量交通通道骨架系统。围绕交通通道骨架系统,消除断头路,提高联通性,实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重要物流枢纽节点的双向辐射,在枢纽的支撑下构建能力匹配、路径合理的物流网络,提高新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下的物流网络系统效能。

(3)推进辐射能力强大的物流服务系统的建设。沿“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物流通道系统,依托物流枢纽系统,加快对产业布局发展具有供应链服务组织能力,以及对跨区域国际国内贸易具有强大支撑服务能力,辐射国内国际两大区域的物流服务系统建设,形成适应大宗货物和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需要的大宗物流服务系统,以及集装箱物流服务系统、区域分拨物流服务系统、国际国内终端配送服务系统,整体提升物流服务能力,降低物流服务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2.国际物流体系建设策略

(1)加快国际物流大通道及枢纽建设。国际物流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国际物流通道和境外陆海物流枢纽,尤其是对“一路一带”战略具有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的国际铁路大通道。在铁路通道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战略突破方向,以南亚中巴铁路通道为核心,以西亚中塔阿伊、东非铁路通道为重点,以中亚中吉乌、东南亚孟中印缅等通道为辅助,强化境内通道与国际通道的衔接和匹配。

(2)完善通道及枢纽建设机制。积极研究和探索国际物流大通道投资建设机制,与相关国家在投融资和建设机制上形成衔接,并在此基础上加大我国的投入力度,优先保障战略重点方向上的铁路通道及相关物流设施建设。

(3)推进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走出去”步伐。依托通道和枢纽形成国际物流环境优势,实现通道境内段地区现有产业的交流转移、扩张升级和以国际物流为核心的产业链整合,帮助周边重点国家(如巴基斯坦、伊朗、印度尼西亚、蒙古等)建立起服务自身以及周边区域的产业体系,提升当地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为物流通道和枢纽作用的发挥奠定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


 




 

相关服务

我们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