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4月13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德勤中国发布了一份备受瞩目的报告——《德勤中国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纵览2025:挖掘消费结构升级中的增长新机遇》。这份报告深入研究了超过550家消费品零售上市公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4月13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德勤中国发布了一份备受瞩目的报告——《德勤中国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纵览2025:挖掘消费结构升级中的增长新机遇》。这份报告深入研究了超过550家消费品零售上市公司的绩效,通过对比分析各细分领域领先企业的表现,揭示了当下消费品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探索了影响行业绩效的核心驱动因素。
报告指出,当前国内消费市场经历了结构性调整,有效需求受到居民就业增收预期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不过,自去年9月以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的推动下,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消费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2025年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显著加快,资本市场也变得更加活跃,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为行业的未来前景提供了有力支撑。
德勤亚太消费品及零售行业主管合伙人张天兵表示,随着中国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服务性消费支出比例不断提升,交通、教育、文化娱乐等领域的消费增长显著。同时,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也影响了消费偏好,消费者从炫耀式和低价商品消费转向追求情绪价值、高性价比和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理性、实用主义盛行,中青年消费者开始选择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健康和数字消费理念也向全年龄段渗透。
报告还提到,当前对情绪价值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IP联名模式成为品牌吸引新受众、提升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中国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间持续扩大,反映出“IP+”模式在消费品牌、零售业态乃至地方文旅品牌中的巨大市场潜力与营销价值。此外,中国网络购物使用率接近九成,丰富的数字消费生态推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落地。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还能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和动态定价,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销售增长,推动消费体验升级。
德勤中国战略与客户中心合伙人董德标指出,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及不确定的关税贸易战背景下,海南自贸港封关后将依托税制红利和消费回流浪潮推动市场消费,有望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消费枢纽,并在高端零售、服务贸易等领域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从投资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2024年中国消费行业一级市场投融资进入调整期,餐饮娱乐、食品饮料和国货化妆品等领域获得了较多投资。二级市场上市企业数量虽有所减少,但首发募资额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运动鞋服、家电、国货美妆和茶饮等高成长领域。尽管消费行业上市步伐有所放缓,但募资额的增长表明,消费领域的投融资正进一步向高确定性赛道倾斜。
德勤中国研究主管合伙人陈岚表示,调研发现近六成消费者关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线下店铺,企业不仅需要开发绿色产品,还需打造绿色消费新场景以增强品牌吸引力。同时,探索绿色供应链、资源循环利用及环保公益等领域,可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助力业务增长。近年来,品牌出海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契机,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自建投资和供应商合作等方式,持续布局餐饮、轻工、家电及跨境电商等赛道,实现全球化发展并提升市场占有率。
报告还指出,消费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为消费者带来情绪价值、悦己和陪伴体验的品类,如白酒、宠物食品、化妆品等表现强劲,而啤酒、畜牧养殖和乳制品因需求疲软、成本和政策压力增长放缓。在零售业态方面,传统线下业态如专业专卖店、超市去年上半年营收恢复不及预期,百货购物中心增速由正转负,而电商和即时零售等新兴业态则保持快速增长,进一步凸显了实体零售运营策略创新的迫切性。
这份报告的研究数据来自上市企业中报和年报,数据收集时间截止到2025年3月初。经过去重和剔除退市、变更主营业务和未披露当期业绩的企业后,本次总体研究企业共计552家,2024年总体市值规模达到14.4万亿人民币。其中,A股上市企业369家,2024年总体市值规模达到8.3万亿元人民币;港股上市企业150家,2024年总体市值规模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中概股上市企业33家,2024年总体市值规模达到1.1万亿元人民币。
总之,德勤中国的这份报告为我们勾勒出了2025年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的发展蓝图,揭示了消费结构升级中的增长新机遇,无论是对于行业从业者还是关注消费市场的投资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篇文章《未来五年塑造中国经济的关键力量》从宏观角度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方向。...
美国联邦政府“拧紧”开支,德勤咨询业务“遇冷”!裁员潮来袭,咨询行业“瑟瑟发抖”?...
全球食杂零售市场已显示出饱和的迹象,消费者越发选择更便利的线上购物,使得传统食杂零售商所面临的客流量衰减压力持续加剧。零售商需创新运营策略,除了推动供应链现代化以满足全渠道零售需求外,还要探索提高门店空间效率和顾客体验的方式,并在数字化与保持利润之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