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作为银行业最成熟的绿色金融产品之一,是银行业抵御风险和创造长期价值的关键杠杆。绿色信贷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环保、节能、低碳等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企业或项目提供的专项贷款,旨在通过资金支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的迫切需求下,绿色金融已成为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关键力量。中国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绿色金融发展持续提速。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将绿色金融做为核心目标之一,要求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2025年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具体路线图。
绿色信贷作为银行业最成熟的绿色金融产品之一,是银行业抵御风险和创造长期价值的关键杠杆。绿色信贷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环保、节能、低碳等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企业或项目提供的专项贷款,旨在通过资金支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共赢。作为绿色金融的核心工具之一,绿色信贷在支持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和低碳转型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数据显示,我国绿色信贷规模已位居世界首位。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5个百分点。随着《实施方案》的出台,绿色信贷正从政策倡导迈向系统化、标准化的新阶段。
发展绿色信贷是银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业务机遇:
1监管合规驱动
金融机构需要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定期上报绿色信贷的统计数据。《实施方案》明确将绿色金融表现纳入监管评级,未达标机构可能面临业务限制,同时要求夯实数据基础,强化信息披露。《指导意见》也强调考核评价及完善信息披露。在欧盟监管趋严,如需要符合《可持续金融分类法》等国际标准的背景下,主动提升合规能力将成为银行开展跨境业务的必选项。
2优化资产质量,降低环境风险敞口
绿色信贷的不良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通过发展绿色信贷可以显著改善银行的资产结构。此外,开展绿色债券、碳中和贷款等创新产品业务还能带动银行中间收入的增长。通过ESG风险筛查,提前识别非财务风险,做好相应的管控和风险管理,银行还可以避免未来因环保政策收紧导致的资产减值,降低相关环境风险敞口。
3重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
中国绿色产业投资需求巨大。绿色信贷是银行切入光伏、新能源车、储能等赛道的核心工具,有助于银行提前布局新能源、环保等新兴市场。跨境绿色银团贷款、碳金融衍生品等创新助力中资银行提升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
4政策红利及品牌提升
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低息资金,部分地方政府对绿色信贷占比高的银行提供税收优惠、财政存款倾斜等支持。绿色金融表现优异的银行在ESG评级、国际融资中更具优势,有助于品牌提升。
但是,现阶段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01标准不统一:国内外绿色信贷标准有一定的差异,银行合规成本增加。
02数据难题:企业碳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环境效益测算缺乏统一模型。
03风控滞后:“洗绿”“漂绿”项目识别存在时间差,气候风险尚未完全纳入风险评估体系。
面对上述机遇和挑战时,银行现有能力尚待进一步完善,对相关风险及机遇的识别和评价可能存在滞后性。
引入第三方的专业服务协助可以有效应对上述痛点。
1满足多项标准的要求,降低合规风险
绿色信贷的标准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绿色信贷的统计要求涵盖《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绿色信贷指引》等。国际上绿色信贷主要参考《绿色债券原则》和《赤道原则》的范畴,《国际可持续金融框架》和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则对可持续信贷有进一步要求。银行开展跨境业务时需符合多国绿色体系要求,引入熟悉各种标准体系的专业机构对项目提供鉴证,可以降低相关项目的合规风险,有助于银行此类业务的顺利拓展。
2提升绿色信贷数据质量
《实施方案》关注绿色金融的统计与数据规范,要求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数据收集、审核、报送等流程,进一步提高绿色金融统计数据的规范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实施方案》提出的数据治理要求实质构建了四道防线:数据采集 → 内部验证 → 第三方鉴证 → 监管报送。对于银行业而言,引入相关第三方鉴证,有助于夯实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防范数据失真,提升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强化绿色金融数据治理。
3积极防范“洗绿”“漂绿”风险
在绿色信贷领域,鉴证或认证的服务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绿色项目、绿色金融产品及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解决“绿色”属性这一挑战,其核心目标是确保绿色金融活动的真实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对于银行业而言,引入第三方鉴证,可以提升项目的合规性和透明度,积极防范“洗绿”“漂绿”风险,助力银行的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及可持续信息披露,促进绿色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毕马威的服务经验
多年来,毕马威持续为国内外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ESG信息、可持续信息、绿色信贷及其他绿色金融相关的鉴证服务,致力于为金融机构在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领域提供专业服务,提高银行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质量,应对利益相关方对透明度和可信度日益增加的期望。
毕马威熟悉境内外的绿色信贷体系及相关标准,可以通过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依据国内外绿色金融、绿色信贷或可持续信贷的标准对绿色信贷的信息披露进行第三方鉴证,强化银行相关数据的可靠性和透明度。毕马威的ESG专业团队熟悉各类项目环境效益测算的模型,不仅可以分享行业领先实践或国际先进经验,还可以复核或审阅银行测算的相关碳数据,前瞻性识别洗绿漂绿风险,协助银行夯实数据基础,为银行更为扎实的开展气候风险的评估及应对,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各项标准的逐步趋同,绿色信贷的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我们建议金融机构:
主动拥抱这一发展机遇,全面提升绿色信贷的质量和透明度,夯实数据基础,强化信息披露,增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信心;
通过积极探索开发特色化或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绿色金融不断深入健康发展。
毕马威汇集了全球不同领域的网络安全专家,在《2025网络安全重要趋势》报告中指出了首席信息安全官及其团队在2025年应优先聚焦的八大事项,同时揭示了企业可以采取的关键行动,以有效管理网络安全风险并保护企业的发展和未来。...
毕马威中国今日发布第九期《2025年香港就业市场展望》报告,深入剖析了香港就业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关于本次调查:作为毕马威第九期香港就业市场展望报告,本次研究由毕马威委托YouGov开展,通过线上调查收集...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一套综合性程序,支撑诸如制造与物流、财务与会计、销售与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等组织的核心活动。这些系统使组织内不同部门能够共享数据和知识、降低成本并优化业务流程管理。尽管ERP系统具有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