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成熟的市场中,汽车金融占汽车产业链利润结构的 23%,汽车零部件占 22%,汽车维修占 18%,整车制造和整车销售分别只占 16%和 5%。中国汽车产业链利润结构相对简单,且大部分由整车制造环节占据,占比高达 43%,整车制造+整车销售占比超过 50%;包括金融、维修保养和租赁在内的汽车服务仅占 11%。
在发展成熟的市场中,汽车金融占汽车产业链利润结构的 23%,汽车零部件占 22%,汽车维修占 18%,整车制造和整车销售分别只占 16%和 5%。中国汽车产业链利润结构相对简单,且大部分由整车制造环节占据,占比高达 43%,整车制造+整车销售占比超过 50%;包括金融、维修保养和租赁在内的汽车服务仅占 11%。中国汽车销量份额在 2016 年达到 29.9%,连续八年处于全球份额第一名,且市场份额在持续提高,但与之对应的汽车金融渗透率却并没有处于全球相应水平,表明中国的汽车金融才刚刚起步,基于金融科技将有效挖掘 4万亿汽车产业的附加值。
当前中国的新车汽车金融渗透率约为 35%,而全球范围的新车汽车金融渗透率在 2014 年大约为 70%。美国的新车和二手车汽车金融渗透率在过去的 8 年间一直在稳定增加,2010 年1 季度新车金融渗透率为 77.6%,二手车为 46.1%;但到了 2017 年 1 季度,新车金融渗透率为 85.5%,增加 7.9 百分点,二手车为 53.3%,增加 6.8 百分点。日本在 13-14 年新车汽车金融渗透率在 50%以上,即使对标日本,中国新车汽车金融渗透率也有 10%-15%以上的增长空间。
80 后 90 后等网生一代正逐步成为汽车消费的主体,互联网+在消费决策和购买渠道的影响日益加深,更易接受信贷消费生活方式,有效推动汽车金融渗透率的提升。根据国双数据显示,40 岁及以上人群首次购车需求已趋于饱和,30-39 岁人群是当下购车的主力人群, 20-29 岁人群是迅速扩大的购车群体,提升潜力巨大。20-29 岁在 2016 年的互联网+渗透率达到 97.8%。20-29 岁人群作为网生一代用户,互联网是其生活方式的重要信息来源和消费渠道,乐于通过信贷提前实现购车需求。
从汽车金融的价值链而言,整车厂商、经销商/4S 店和消费者,均是融资服务需求方,包括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其他财务公司和信托公司则是融资服务的供给方,共同构成了汽车金融的产业闭环,汽车零配件及整体则构成了融资的需求源或抵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