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往往具有一次性、唯一性,目标明确,实施条件受到一定条件的束缚等特征,此外还具有建设周期长、工程固定、不可逆转、不确定因素较多、生产因素具有流动性、整体性强等特点。因此,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庞大、系
工程项目往往具有一次性、唯一性,目标明确,实施条件受到一定条件的束缚等特征,此外还具有建设周期长、工程固定、不可逆转、不确定因素较多、生产因素具有流动性、整体性强等特点。因此,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庞大、系统、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工程项目的各个层面。工程咨询企业开展项目管理服务十分有必要,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难点,要采取适当措施,促使工程咨询单位提供更好的项目管理服务。
1.项目管理的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外投资市场的萧条,在北京及国内相应城市中必将掀起新一轮的投资建设热潮。目前纵观国内建筑市场,一批具有成熟建设管理意识的业主及投资商正逐步接受并采纳国际上先进的建设管理理念,客观上形成了一块较大的项目管理市场。这就急需国内的工程咨询业尽快成熟起来,以适应建设项目管理的需要,完善自身队伍建设和管理理念,通过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方法,将我国的建设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项目管理的内容
集成、范围、时问、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九个环节的控制管理构成项目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管理过程按照准备、计划、执行、控制、收尾的步骤不断循环地实现每一子项,进而达到项目运营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2.1集成管理
集成的目的是保证项目各部分的协调一致。集成管理包括:确定合理、高效的子项构成及顺序,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全面协调地变更计划四个方面(实践中以项目计划的制订及周计划的调整、落实、确认为主线)。集成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表现形式是项目管理部形成初期所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总进度计划,其内容的完善及相关子目的相互协调,为项目实现奠定了基础。
2.2范围管理
范围管理是对项目子项构成的确认。它包含实现项目要求所需的全部工作,应确保其预订内容尽可能地完善并得到确认。项目管理部人员的互补性值得关注。在组建之初确定一组能力及性格互补的合作伙伴,并明确各自分工,这是保证工作连续性及工作质量稳定性的重要前提。这样1个团队的骨干人员应自始至终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2.3沟通管理
沟通的目的是确保内部、外部对相关信息资源的及时共享,并及时做出相应控制措施和管理决策。其重要性在于合理设定沟通程序并按期实施,相关参与人员应对沟通内容的时效性于以充分重视。
2.4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各合同项目在签约及实施之阿对其实施风险的全面评估及应对方式的设定。它是排除工程管理后顾之忧的重要手段,为使项目各方均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实施,集中精力于目标的实现。采购管理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包括对采购的计划、组织招标、选择及保障、签约并实施、验收等环节。
3. 完善项目管理服务的措施
3.1健全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工程建筑市场尚不完善,项目管理也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因此,一定要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条文,健全建筑市场相关法律以及制度,加快废除以及清理那些和国际惯例不相适宜的法规,能力做到这类齐全、相互配套、杜绝重叠交叉、互相抵触、遗漏等现象。
3.2加强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咨询企业外部沟通。主要是咨询企业以外的各种沟通。如咨询单位上层领导和委托业主之间就委托协议一些细节以及咨询成果或者进展进行沟通;工程咨询方和承包人进行设计交底、施工要求、设计变更上的沟通。这些沟通不可或缺,对项目管理服务起着重要作用。其次,加强咨询企业内部沟通。一个工程相应飞项目管理过程中,内部沟通尤为重要。第一,一个咨询项目通常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具体工作,通过成立相应的项目咨询组,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明确组员分工,责任落实到人。沟通时,主要有以下议题。咨询项目来源以及背景,工作任务以及目标; 拟定小组领导以及成员分工方案以及职责; 拟定详细工作计划; 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自由讨论。第二,有利于使项目组保持步调一致。项目管理过程中,组员之间的工作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因此,应当积极沟通,保持步调一致。如,设计人员在拟定或者变更方案后,会使工程质量有较大变化,这也会对经评人以及工程造价造成影响。第三,有利于分工协作。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当积极沟通,发挥工作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如,设计人员、造价人员、资料汇编人员、成果编制人员等,因此,要实事求是,紧密沟通,对那些关键参数以及基础数据要统一,让工作在分工中有协调合作。
3.3开拓市场
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一些项目法人还不是很了解项目管理。因此,要加强宣传,加快转变以及完善政府相关职能,建立科学的市场机制,强化对项目管理的引进以及扶持力度,强化项目法人保险体系、诚信体系建设,促使人才市场愿意进入项目管理领域的意愿以及项目法人的需求量。
3.4改善投资体制
我国目前的投资体系与国际相比,还存在着一些方面的问题。应当积极和国际接轨,实现融资多渠道,将投资管理机制转变成项目法人责任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实施责任约束以及激励制度,让项目法人重视资金使用效果以及投资风险,推进项目管理更好发展。
3.5重视人才建设
第一,严格控制入口关。即在选聘单位人才时,应当设置合理的选择方式,通过交谈、笔试、口试以及试用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其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结构进行了解,判断其思想道德修养以及专业修为,选取合格的优秀人才,使人尽其才,防止那些不学无术的人进入企业。第二,勤于学习。让员工走出去学习。尤其对于刚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加强对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如学习 FIDIC 条款,并且熟悉国家以及地方在此行业相关的法律、文件、法规等。对在职者一样的要组织其学习新方法,新思路,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第三,经验交流。对工作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对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讨论,在交流中提高工作能力,在交流中学习,开拓视野,提升能力。
3.6健康、安全和环境意识与质量意识并重
目前国际上推行的IS09000系列,IS014000系列、IS018000系列管理文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元素,从设计阶段即予以强调,包括设计的功能依据、选材依据、平面及空间布置依据等方面。如果咨询公司站在项目管理的高度在上述方面向业主及设计方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议,对整个项目在投资控制及功能品质的提高方面,将会有明显的成效。而上述三个元素在施工中的合理运用,也同样会使建筑品质及施工管理得到有效的保证。
3.7合理利用管理手段,保证文档有效性
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定期召开各种工程协调会、落实相关合同及其进度,其过程将产生大量的会议纪要及相关文档。而合理地设定资料分类并予以统一编码、规定文档型式,使文档尽量简化至签章确认的便捷程度,是项目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本项目的管理实践,我们体会到工程文档的管理是项目管理部对外交流、办理:工程估算、预防和减少索赔、保证工程顺利验收和移交的重要基础。一切涉及往来性质的书面文件及函件,均应有明确的签字或表明生效的依据。因此,重视每一件文件的产生过程及其相关附件数据的完善性和有效性,是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有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结束语
为了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在大多数项目法人方缺少必要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情况下,认为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实行项目管理是必然的和必要的。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行业规范建设,加快投资体制的转变,重视开拓和培育市场,加大宣传力度、寻求与国外公司的合作,引进国际上先进的项目国际经验,加快人才的培养,积极应对项目管理的国际竞争,为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孚佑.工程咨询创新与中国的项目管理模式[J].经济,2008,(08).
[2]刘永强.创新工程咨询服务理念[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03).
[3]新时期工程咨询业作用价值的演进及思考[J].中国建材资讯,2008,(04).
[4]孙志和 石油企业科技项目管理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