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也许是其它行业的钱实在难赚了,不断有大量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从丁垒养猪,到联想第一个种植项目蓝莓在青岛开花结果;从汇源的朱新礼由果农兼做菜农在北京郊区开始有机事业,到万达的王健林斥资数亿在延庆种菜,以及武钢也
近几年,也许是其它行业的钱实在难赚了,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这里有土地的诱惑,有政策的引导,
第一道坎:规模之坎
对农业产业投资回报期长,不可预料的因素(天气病虫害等)多,
农业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杜绝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模式,
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种养加工才能实现高效,
在农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其产业集中度和规模也一直在提升之中。1
规模是现代农业、品牌农业的本质,
“好想你”枣业在2008年销售额就突破了3亿元,
规模之坎其实有时是政策之坎。要想实现规模,就要把土地、
在不触及土地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规划基地,与农民签订订单合同,
规模之坎有时是实力之坎。
规模之坎有时是标准之坎。如果没有实现相当的规模,企业、
第二道坎:品牌方法之坎
品牌是现代农业的抓手,是现代农业的标志。
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我发现非深加工的农产品做品牌存在“
难点一:低值易损包装难。
“低值、易损、不好保鲜、难以包装”
对于低值、易损的非深加工产品,消费者在生活水平不高的时候,
随着消费升级,技术升级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高要求。
难点二:高度均质差异化难。
众所周知,差异化是品牌营销永恒的法宝,是营销者的终极追求。
高度均质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指,
面对这个难点怎么办?将内在差异外在化!
一个误区:以产地为品牌,资源共享。
农产品中的非深加工产品,有许多是土特产品、名品甚至是珍品,
土特名品的出现成长和发展成名,是依托于当地独特的气候、
多年来,由于上述的两个难点和一个误区,使许多农产品企业、
还有企业依仗财大气粗,
第三道坎:人才团队之坎
现代农业是个高度复合的产业,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现代农业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贯通的大农业,
因此,进入现代农业产业,特别需要从思想观念到产业构架、
柳传志说,“农业问题包括食品安全问题,是个产业问题,
第四道坎:产业链管控之坎
在现代农业热潮中,全产业链模式非常引人瞩目,
所谓全产业链,就是“纵向高度整合”的时尚表述,
1、做全产业链的利与弊。
一看自身条件和竞争环境。
首先,像中粮集团这样的巨型企业做全产业链,
其次,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构想的提出是应对“国内竞争国际化”
打通产业链,横跨现代农业与现代食品业两大产业,上下通吃,
二看市场状况。
对于产品力竞争力高度依赖原料的粮油肉奶蛋菜等领域来说,
2、做全产业链的目的和关键点。
做全产业链,不是餐桌食品产业的关键和全部,更不是目的。
产业链的整合和运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全产业链”
这本质上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规律。就是中粮这样的行业巨头,
全球最大英国品牌立顿,不种一棵茶树,
2 0 0 9 年朱新礼要卖汇源,就是一个经典的旁证案例。“做得好好”
打算做全产业链的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对手,
我在工作中服务的客户,一定是有核心资源或者优势,
另外,在品牌的打造、品种与目标市场的选择上,
未来二十年是看中国,中国是看农业,农业看品牌,品牌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