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冲量,人为导入的需求波动由库存买单 | 供应链咨询案例和论丛 物流供应链咨询 智慧物流产业园区咨询

作者:刘宝红 来自:投稿 点击:

销售冲量,人为导入的需求波动由库存买单

ChatGPT 颠覆了整个咨询行业!不会用的公司和咨询师必然淘汰!
马上体验学习ChatGPT及其它大模型:点击体验(需输入会员密码)

注册会员无需翻墙即可使用 ChatGPT特惠:

  • (1)包月使用299   包年使用2999  | 微信:18121118831联系;
  • (2)送一个月以上的咨询报告库VIP会员,可以浏览下载上万篇咨询和行业报告

前面说过,在绩效考核的驱动下,销售习惯性地向渠道压货,导致渠道的库存积压。这里要补充的是,销售的压货行为,主要集中在月末、季末、年末,给需求人为导入很多不确定性,需要大量的安全库存来应对,从而也增加了制造商的库存。让我们用一个案例来说明。

案例公司是一个制造商,年营收在几十亿元。该企业有几百个销售,按照产品线、客户来划块分割,其考核目标分解到年度、季度、月度,逐层落实到人,按照月度、季度和年度来考核销售业绩。考核的结果是,每到月末、季末和年末,销售习惯性地往渠道、客户压货,人为导入需求变动,增加了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和库存水平。

先看月末冲量。如图1所示,我们拿2017年5、6月份为例,假定这8个星期里最低的一周订单金额为100%,你会看到,5月的第四周是月末冲量,订单金额总量是最低周的800%有余;6月底的第四周不但是月末冲量,而且是季末冲量,在加上半年考核,那一周的订单金额总量接近最低周的24倍。

d8e6e35a-d9f9-4866-a9ad-9cf09a640bff.png

图1:月末、季末、年末冲量,人为增加了需求的不确定性

季末冲量类似。就拿2017年前半年来说,三月份的订单金额总量是1月份的400%多,而6月份更是1月份的6倍有余——6月既是第二季度的季末冲量,也是前半年的半年考核。类似的还有年度冲量。第一个季度一般只占全年业务的10%左右,第二个季度占20%左右,第三、第四季度则占到全年订单量的三分之二。

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这个制造商列出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有些需求有季节性,比如该企业服务教育界,每年寒暑假期间,学校一般要更新基础设施,需求增加;其二,有些客户是国企央企背景,计划性差,快到年底了,发现钱还没有花完,就突击花钱。这听上去挺有道理,好像都是行业性问题,其实不然。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让我们看看他们行业标杆企业是怎么做的。

行业标杆是个200亿元左右营收的企业,案例企业的很多员工以前就在行业标杆,熟悉他们的做法。标杆企业理解需求变动对库存、运营成本的巨大影响,要求销售团队每个季度、每个月、每个星期都尽量平滑需求。比如就每年来说,标杆企业要求第一、二季度的销售额分别占全年的23%,第三季度占24%,最后一个季度30%。对于每个季度来说,三个月分别按30%、30%、40%的比例来分配季度销售额。当然,他们理解业务在年末、季末会有起伏,所以对年末、季末和月末稍微放宽要求,从下图就可以看得出来,但不比平常高出太多。

85ac4c48-d9b6-4057-9386-633a0da3d90f.png

图2:案例公司与行业标杆对比

行业标杆能这么做,表明案例公司的需求剧烈波动后面,肯定有别的推手。那这推手呢,就是绩效考核。

在案例公司,母公司考核子公司、高层考核中层、中层考核基层,都是每月、每季和每年的销售额。不过行业标杆企业也这么做啊,难道有什么错?没错,但两者的考核有区别:行业标杆考核得更细,不但考核结果,而且考核过程,比如对于每月的销售目标,销售在上月底要拿到50%的订单,当月10号前拿到70~80%的订单,当月20号前拿到100%的订单,而且订单需要提前7天拿到。月度考核如是,季度、年度考核也是。案例公司呢,考核的时间颗粒度更大,只考核到月度,没有落实到周,而且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那么有人会问,难道案例公司就不知道考核过程吗?知道,但做不到。比如每月、每季刚开始时,他们也有种种要求,诸如毛利、交期,来约束销售的接单行为,不符合要求的订单不能接。但是,越是接近月末、季末、年末,销售的业绩压力就越大,于是自上而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降低标准,先把这个月、这个季度的销售目标达成,保住自己的位子要紧。一来二去,客户也就熟悉了并利用这种行为,订单压着不发,好等到月尾季末时谈个更好的价。

那对行业标杆企业,客户为什么不这么做呢?这就得回到产品的竞争力上:标杆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明显,议价能力相对较强,能够更好地规范客户行为。想想你跟那些胳膊粗、拳头大的供应商的经历就知道了:这些供应商有能力,也有脾气,你要就要,不要拉倒,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再拖的话就拿不到货了,而且这种事儿也确实发生过。

对于案例公司来说,产品差那么一点,能力差那么一点,为了达到业绩目标,就不得不一直往上跳一跳,才能摸得着。而这么一跳呢,一方面被强势客户主动利用,另一方面被弱势客户被动利用,就加剧了需求的不稳定性。什么叫被动利用呢?这说的是渠道代理商(案例公司60%左右的业务来自代理商)。代理商相对弱势,就成了销售“跳一跳”,也就是月末、季末、年末冲量的牺牲品:被压了那么多货,那月初、年初就不再进货,销售也没办法,因为你总得给渠道时间消化库存啊。结果都一样:需求时高时低,高低交替,导致供应链在短缺和过剩之间挣扎,库存高昂,运营成本也是。

产品的竞争优势越弱,销售就越得这么做。他们的逻辑是,如果生米不做成熟饭,把渠道的钱先拿到手,他们到时候不进我的货怎么办?相对而言,标杆企业在这方面的顾虑就小多了。这就跟逼孩子吃饭一样。大人为了孩子多吃点,就硬逼着孩子吃;你逼他吃得越多,下顿他还不饿,你就得逼得更紧,形成恶性循环。但对于孩子喜欢吃的,你发现,你是一点都用不着逼的。

当然,渠道压货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影响众多行业多年,我们不是渠道销售的内行,所知有限,这里提到的只是冰山之一角。我们想强调的是,这远不是简单的销售行为问题,后面有深刻的能力问题,不管是产品的竞争力,还是企业的综合能力。如果简单地理解为销售愿意这么干(行为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这么做也不符合销售的利益诉求。

从供应链角度看,压货行为人为地增加了需求波动,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如同过山车。我们跟案例公司开玩笑:这就是为什么你们的日子过得这么辛苦了。对于需求波动,供应链的自然应对就是增加安全库存、安全产能,结果就是库存太高,产能利用率太低,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就拿案例公司来说,公司的库存周转率只有3.5次,而行业标杆能达到10次左右。案例公司的总库存是6亿元左右,同比之下,行业标杆只要2亿就够了。对案例公司来说,这意味着每年8000万左右的库存成本(假定库存成本为20%),几乎是案例公司净利润的一半。我们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把那些极端的订单峰值削掉,库存降下来个10%到20%相当容易,这意味着1亿元左右的库存,每年光库存成本就在2000万左右,还不算需求平缓带来的运营成本降低,产能利用率提升等好处。

对于销售的压货行为,案例公司的供应链部门多次向管理层反映,但都无疾而终。是啊,如果你向管理层抱怨,说压货行为带来很多赶工加急,管理层会同情你,但除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供应链不就是干这些的嘛。但是,如果你把这问题量化成几千万元的账单,相信管理层的态度会大不相同。

那么,怎么对付季节性压货呢?除了上面介绍的标杆企业的做法外,这里简单介绍三种我们熟悉的做法。

监控渠道的库存量。你压货可以,但是渠道的库存不能超过一定限度,比如60天的销量。也就是说,品牌商在监控渠道的库存。而挑战呢,也正好在这里:没有合适的信息系统支持,那么多的渠道、那么多的产品,要获取及时、可靠的渠道库存非常困难。有时出于商业原因,比如销售返点等,或者在销售的“威逼利诱”下,渠道可能在库存数字上作假,让问题更加复杂化。

监控渠道的实际销量。对销售的考核不是基于卖给渠道多少,而是渠道卖给消费者和最终客户多少。这在操作上也很困难,因为多重供应链的环境中,销量、库存的信息准确度和及时性都是挑战,有些管理能力强的企业在尝试这么做。

销售纯粹不介入订单管理。让销售聚焦在签订合同、获取市场份额上,而把订单管理纯粹留给供应链运营。在有些工业品公司,我们看到这种做法。或许这跟工业品环境的专业性较强、客户的忠诚度相对较高不无关系。在一些管理能力较强的外企,我们也看到类似的做法。当然,在有些行业,特别是竞争白热、产品优势不明显时,时时需要销售“临门一脚”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就不一定适用。

 

相关服务

我们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