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运发展趋势及提高效率的对策 | 供应链咨询案例和论丛 物流供应链咨询 智慧物流产业园区咨询

佚名 来自:网络 点击:

我国货运发展趋势及提高效率的对策

ChatGPT 颠覆了整个咨询行业!不会用的公司和咨询师必然淘汰!
马上体验学习ChatGPT及其它大模型:点击体验(需输入会员密码)

注册会员无需翻墙即可使用 ChatGPT特惠:

  • (1)包月使用299   包年使用2999  | 微信:18121118831联系;
  • (2)送一个月以上的咨询报告库VIP会员,可以浏览下载上万篇咨询和行业报告

pSS管理咨询网
摘要:提高货运效率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货运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资源性浪费,减少单位运输产出的资源成本,包括货物运输的外部成本。这不仅需要提高货运企业效率、各种运输方式自身的技术效率,而且要优化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资源配置,提高运输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提高我国货运系统的整体效率。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关键词:货物运输,趋势,效率,对策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一、我国货运发展的趋势与展望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1.货运发展的历史趋势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1)货运总规模不断扩大。1980~2009年这30年间,在不包括远洋的情况下,货运量从54.2亿吨增加到277.3亿吨,增长4.1倍;货物周转量从8495亿吨公里增加到82609亿吨公里,增长8.7倍。货物平均运距不断延长,货物周转量增速高于货运量增速。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2)货物平均运距逐年递增。1980~2009年间,我国货物平均运距从157公里延长到298公里,其中:铁路从514公里延长到757公里。公路从20公里延长到175公里。水运从396公里延长到675公里。民航从1584公里延长到2833公里。只有管道平均运距略微缩短,从467公里减少到453公里。在五种运输方式中,民航的平均运距最长,其次为铁路和水运,公路的平均运距最短。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3)货运规模增速不断提高。将1 980~2009年平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1980~1989年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9%和7.8%,第二个十年1990~1999年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3%和4.2%,第三个十年2000~2009年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5%和13.1%。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4)公路货运显著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铁路货运缓慢增长,市场份额有所下降。2009年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5239亿吨公里、37189亿吨公里、18033亿吨公里、126亿吨公里和2022亿吨公里,比1980年分别增长了3.4倍、47.7倍、10.9倍、88.5倍和3.1倍。从货物周转量份额变化趋势看,2009年铁路为12%,公路为76.7%,水运为9.6%,民航为0.016%,管道为1.6%,与1980年相比,公路、水运和民航份额分别提高6.3%、2.6%和0.014%,铁路和管道则分别下降8.5%和0.3%。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2.货运增长背后的经济动因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货物运输的增长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货运生产继续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货运总水平不断攀升。以GDP、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总值与货物运输周转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货运需求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6年1月至2011年11月的时间序列统计值)。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图1、图2和图3反映了货物运输与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增加1亿元,货物周转量增长2540万吨公里。同理,消费增加1亿元,货物周转量将增长6410万吨公里;进出口增加1亿美元,则货物周转量增加3.362亿吨公里。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3.货运发展的未来走势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1)今后,随着经济的平稳增长,我国货运规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随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经济结构的优化,货运强度将继续有所下降,货运需求量总规模及增速趋缓。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2)长途货运以铁路和水运为主、中短途货运以公路为主的货运格局从根本上不会改变。随着铁路网不断建设,特别是繁忙干线客运专线的建成运营,将扩大既有铁路货运能力,特别是增加铁路直达货运量,分流部分铁水联运中选择水运的货物,进一步提高铁路长途货运比重。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物流及准时制生产的发展,运输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越来越重要。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和公路网的逐渐完善,网络效应将强化公路运输的市场亲和性。公路运输将继续在中短途货运占有主导地位,不仅承担着高附加值、小批量和时效性强的货物运输,还承担部分大宗货物运输。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3)大宗货物的未来运输增长将总体上趋缓,煤炭、金属矿石运输增长趋缓,沿海港口石油吞吐量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未来随着中国能源结构变化、能效提高和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煤矿坑口发电输电比例提高,煤炭运输增幅将趋稳,港口煤炭吞吐量和铁路煤炭运量的增长速度也将随之降低。随着我国建筑业和汽车等钢铁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发展趋于平稳,港口和铁路金属矿石运输增长也将缓和。由于未来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原油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沿海港口石油吞吐量将继续高速增长。石化工业沿海布局和管道运输则降低铁路疏港石油吞吐量比重,未来铁路石油运量增速将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二、对我国货运效率的基本判断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1.制约货运系统提高效率的突出问题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从经济有效的视角看,现阶段我国货运系统还存在铁路运输比较优势的效率潜力未能充分释放,沿海―内陆通道货运效率偏低,公路货运业亟待升级,内河水运利用不足,沿海港口存在同质化的过度竞争的突出问题。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1)铁路货运效率潜力未能充分释放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铁路是综合交通网的骨干,具有巨大的规模经济特别是在煤炭和集装箱运输中,铁路运输具有成本比较优势。然而,由于铁路现行的管理体制及其垄断经营等多重原因,铁路在货运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并未得到充分释放,由此造成了铁路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站在铁路的角度看铁路发展:我国铁路以6%的营业里程完成世界铁路1/4的运输量,铁路货物发送量和运输密度堪称“世界第一”,似乎被誉为世界上铁路运输效率最高的国家。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看,我国铁路至少与美国、日本的铁路部门处于同一水平,高于德国、法国和俄罗斯,且近10年来我国铁路的生产效率相对稳定。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如果从市场的需求端看,铁路货主实际上为我国铁路部门的高效率付出了高代价。长期以来,铁路所谓的“请车率”只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一半左右,这是对技术效率不等于经济效率的生动写照。也就是说,铁路部门较高的技术效率并不是货主实际需要的。近10年来铁路市场份额的下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道理。如果技术效率下调,如减少满载而增加货物运输的频次及时效,市场满意度就会上升,铁路运输实际上获得帕累托标准上的效率改进。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图1 货物运输与投资的关系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图2货物运输与消费的关系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图3货物运输与外贸进出口的关系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从社会的意义上讲,长期以来尽管铁路的技术效率较高,但铁路生产并未在经济有效的边际上运行。如果我国铁路的货运调度战略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不仅仅是铁路货运,全社会货运系统的整体效率就会有帕累托改进。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以我国电煤运输为例,足以表明铁路在发挥运输比较优势、提高货运系统整体效率上的缺位。我国电煤运输矛盾源于产煤区与煤电生产区布局的“先天性”失衡。“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已成为我国能源输送的基本格局,保证电煤供给的关键就在电煤运输环节。铁路运能不足加剧了电煤紧张的矛盾,并由此导致了煤炭运输交易环节增生及其高额的交易成本,以致形成电煤运输“公铁倒挂”。从运输系统来讲,公路承担长途煤运的效率显然不及铁路,电厂承担了更多的运输费用。这意味着铁路运输约束增大了我国电煤运输成本。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2)沿海―内陆通道货运效率偏低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由于沿海生产成本的持续上升,我国正在发生所谓“西进北上”的产业梯度转移。这需要在沿海与内地之间建立便捷的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的货运通道。然而,如果没有铁路货运的强力支撑,沿海―内地货运通道的运输效率将难以大幅度提升,对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就会大大增强。提高沿海―内陆通道运输效率的关键,是大力推进铁路集装箱运输,特别是集装箱海铁联运。集装箱海铁联运是把内地与沿海有机地连接的最经济有效的货运方式。综合来看,铁路集装箱运输成本目前要高于相同距离的公路集装箱运输成本,极大地降低了铁路集装箱运输的规模经济优势,而且制约着我国提升沿海―内地通道货运整体效率,阻碍了沿海产业向内地的梯度转移和我国经济发展。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3)公路货运组织亟待优化升级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在短短的十多年间,我国高速公路网络遍及全国,国道主干线系统全部实现了高速化,道路里程和质量得到了空前改善。然而,我国公路货运水平还未能跟进,货运装备、货运组织和市场结构的发展还处于培育期。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从运输装备看。目前我国的载货汽车以中型普通敞篷货车为主,高效低耗的重型货车、厢式货车、集装箱拖挂车、专用货车、特种货车等所占比重较低,我国公路货运装备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形成了巨大反差,不利于公路货运提高装卸效率、保证运输质量、节省包装材料、减少货损货差,以及开展专业化运输经营。受低水平的运输装备之影响,制约公路发展干线运输、快货运输、集装箱运输、特种货物运输等高端货运市场,更不用说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了。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从货运生产的组织看。目前我国公路货运调度和货运组织水平差,导致货运车辆实载率低,特别是货运车辆回程空驶严重。目前我国货运的空载率在50%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20%左右的空驶率。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现阶段货运企业尚未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货运调度中的作用;二是货运中心发展滞后,各货运企业共享货源信息,相互提供配载服务尚未开展起来;三是结点运输、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小件快运、多式联运等高效运输组织形态发展还处于试点或起步阶段,制约着公路货运效率的提高。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从公路货运市场结构看。现阶段我国公路货运主流业态是个体车户和小型货运公司。在现阶段全国大约700万辆营运货车中,超过85%的货车由规模在5辆以下的运输户经营。由于市场上缺乏大型运输企业的引领作用,数量众多的小业主作为市场主体直接进入庞大的公路货运业市场,容易导致恶性甚至是破坏性竞争,从而使公路货运效率低下,服务质量难以保证。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4)内河水运利用不足,沿海港口存在同质化的过度竞争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①内河水运利用不足。内河运输尚存在船型平均吨位小、航道通航能力利用不足、港口专业化和规模化不足等制约内河发展的效率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未来10年内,我国将重点解决内河航道的碍航、断航等问题,强化上海、武汉、重庆等长江沿线主要港口建设,大力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老旧船舶,提高内河航运效率。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②港口同质化过度竞争造成资源浪费。港口管理实行属地化导致沿海港口同质化过度竞争效率损失。导致这个问题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政府对地方经济业绩的考核过于重视GDP。从运输系统的角度看,岸线的使用不仅有功能布局的问题,也有建设时序的问题。由于岸线资源因稀缺而弥足珍贵,科学规划和合理建设就更为重要。岸线的利用上更应考虑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从社会的角度看,无序竞争是港口资源的巨大浪费。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2.货运系统的配置效率未能与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效率同步提高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从历史发展看,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及运输装备水平的高速发展,各种单一运输方式实现了资本和技术积累,技术效率不断提高。无论是铁路、公路、水路,还是港口,随着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及装备的日趋完善,我国货运业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均得到了显著提高,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国货运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有较大提升。从经济有效的视角看问题,尽管各种运输方式自身效率改进,但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协作没有得到同步跟进,造成我国货运业运输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不能充分地实现货运系统的整体效率。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三、提高我国货运效率的必要性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1.货运主线须从“扩能”转为“增效”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至“十一五”期末,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及枢纽港站为骨架、干支衔接配合,各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彻底改变了改革初期因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十分短缺而导致经济发展倍受运输“瓶颈”制约的被动局面,运输供给总体上尚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然而,在基础设施网络里程、运输供给能力和运输生产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货物运输效率并未得到同步提升。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电煤的合理化运输、集装箱海铁多式联运、港口过渡竞争、公路货运产业集中度低下等问题迟迟未能妥善解决,影响了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经济的平稳运行。从社会的角度看,较低的货运效率导致了帕累托效率意义上的资源浪费:货运业效益低下,增加了货运业的成本;增加了直接生产部门特别是制造业的运输成本,不利于地区经济发挥比较优势,不利于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随着“十二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扩能,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将逐步完善。如果货物运输效率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和提高,不仅不能最大化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益,造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益的隐形流失,而且阻碍我国货运产业整体升级。因此,“十二五”及未来我国货运发展的主线必须从“扩能”转为“增效”。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2.有助于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货物运输对于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根本性贡献:一是高效率的货运业促进市场的扩展和统一,从而促进经济分工细化和产业升级;二是货运效率的提高促进空间经济结构的演化,高效率的货运业可激发与交通干线或枢纽相关联的产业集聚、扩散以及城市发展,促进我国空间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从我国货运量的实际规模看。2010年,我国货运量规模超过300亿吨,公路货运量占76%,水运和铁路货运量各占11%左右。货物周转量超过14万亿公里。其中,公路占30.6%,水运占48.2%,铁路占19.5%。通过结构调整有效地降低单位货运成本,譬如,货运吨公里的成本降低1分钱,则我国经济在货运上一年就可以节省1400亿。足以说明货运效率提高具有巨大的资源节约潜力。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3.促进经济向扩大内需和区域协调发展转型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从我国经济和运输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十二五”时期,提高货运效率,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将会产生重要影响:一是缩短内陆与沿海的经济距离,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因效率提高导致的成本下降将降低区域之间、城市群之间的运输成本,有助于充分利用大城市或城市群的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直接推动城市化合理布局和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经济社会战略互动,推动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之,通过提高货运效率,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和空间经济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从出13导向、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向扩大国内需求和区域协调发展转型。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四、提高货运效率的途径和对策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我国货运业必须强化产业治理,转变以扩能为主导的发展方式,优化运输结构,变革体制机制,实现货运业内涵式发展和战略升级。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合理发挥政府与市场在运输发展中各自的比较优势,营造一个好的规制环境,建立有效监管的统一货运市场。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1.转变货物运输发展方式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总体上看,尽管结构性的运能短缺尚存,系统性的短缺型运输经济已不存在。我国货运发展战略应转入对运输效率的追求,通过提高效率实现货物运输的内涵式发展,促进我国货运产业的结构优化和战略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三个效率:一是宏观效率,处理好货运发展中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提升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微观效率,主要是进一步提高货运企业的技术效率;三是动态效率,以货运技术或管理创新提升整个货运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2.优化货物运输的结构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实现四个优化:一要优化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资源在整个运输系统中的比重,以发挥各自的运输比较优势,优化货运方式结构;二要优化运输资源的空间布局问题,解决好各种运输方式自身及其相互间的衔接和集疏运发展问题,优化货运资源的空间配置结构;三要从处理好运输市场的竞争与垄断问题,优化货运市场结构;四要处理好各种运输方式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运营,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技术结构。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3.提高货运产业组织水平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一是大力推进货运专业化发展,大力发展干线运输、特种运输、集装化运输、快件运输、以及集装箱多式联运等专业化运输,促进货运业分工细化;二是通过市场竞争和兼并培育规模化、网络化的货运龙头企业,特别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公路货运企业,提高货运产业集中度;三是改造和提升传统客货运输服务业态,促进货运与现代物流业的整合发展,努力实现货运资源价值的最大化。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4.变革货运发展的体制机制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一是改革我国铁路基于“政企合一,网运合一”的体制框架,促进铁路货运市场准入的形成,为铁路释放运输比较优势的效率潜能提供制度基础;二是探索构建统一监管部门负责全国货运物流发展,提高货运物流发展的交易效率;三是强化货运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依法行政,减少以政绩为导向盲目开发导致的恶性竞争;四是放松货物运输管制,注重全国不同地区的政策统一性和协调性,减少政府对货运市场的干预,促进全国统一货运市场的形成。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参考文献: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1]张国强.交通运输发展的经济分析:比较优势和制度的观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2]张国强,张宁.我国铁路发展绩效与其它六国的比较[J].中国铁道科学,2009(3):130―133.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pSS管理咨询网
作者: 张国强 张康敏 来源: 《综合运输》2012年第07期
......

 

相关服务

我们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