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财富管理公会(公会)与毕马威中国共同编写的报告强调,尽管公会的会员对市场的长期增长机遇充满信心,业界及政府仍需积极应对私人财富管理人才面对的宏观经济挑战。
私人财富管理公会(公会)与毕马威中国共同编写的报告强调,尽管公会的会员对市场的长期增长机遇充满信心,业界及政府仍需积极应对私人财富管理人才面对的宏观经济挑战。
鉴于宏观环境及市场波动,受访的业内人士大多预测未来五年的年度化管理资产总值(AuM)增长将为5至10%,较去年调查所得的10至20%低。业内人士指出,进一步进占中国内地市场及吸引家族办公室在香港设立办事处是市场增长的关键。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2018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显示,虽然资产表现疲弱,导致2018年私人财富资产管理总值下跌2%至7.6万亿港元,但净资金流入依然强劲,达3,790亿港元。私人财富资产管理的总投资回报也较2018年主要市场指数优越,反映行业即使在经济不明朗时期,仍能为客户提供价值。
私人财富管理公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卢彩云表示:「报告显示香港私人财富管理人员正面对更广泛的宏观挑战,同时亦强调各有助促进行业增长的措施,特别是有关中国内地和家族办公室的发展。我们有信心行业、政府和监管持份者的共同努力,可确保持续增长,并实现我们将香港发展为全球领先的私人财富管理枢纽之愿景。」
私人财富管理公会董事总经理石轩宇(Peter Stein)表示:「公会的会员认为,他们难以在有限资源下兼顾业务推动及监管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其数码服务,以致未能达到客户期望。我们非常支持监管机构和行业持续对话和合作,以推动积极的改变并缓解主要痛点。监管科技及其他针对数码的投资亦有助满足合规要求,改善效率及促进正面而贯彻始终的客户体验。」
报告建议,政府、监管机构和行业应继续共同努力,落实2018年公会与毕马威中国联合发表白皮书提出之建议,例如精简现有披露及适用性要求、落实大湾区单一财富区,及确保非居港高资产净值人士享有税务豁免。
毕马威中国香港银行业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马绍辉(Paul McSheaffrey)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持续发展为香港作为一个离岸财富中心造就了重要机遇去进一步服务内地财富资产市场。作为大湾区内的中心城市之一,香港发挥着国际金融和资产管理中心的核心功能。业界应该利用香港的独特定位,专注于制订和执行能够深耕内地市场的完善策略,以达致长期效益。」
有关其他建议,报告指出需完善业务及营运模式以应对中国内地带来的机遇,与此同时,团队亦须掌握合适的技巧和能力作好准备,以满足家族办公室的需求。
报告指出,人才缺口的问题日益严重并正不断扩大,就此有必要加强人才计划以增加招聘和挽留人才。投资于科技有助提高行政效率,让客户关系经理更专注于较高价值的活动,而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则更有效为客户关系经理提供所需资讯,以为客户提供更佳的服务,从而减少客户和客户关系经理的流失。
第四份年度发表的《香港私人财富管理报告》主要建基于一项网上调查(公会的45个公司会员机构中有33家对此网上调查作出了回应)以及与业界高管进行的29个访谈。今年,我们新增一项客户调查,从公会的会员机构近230名客户中收集「客户见解」,并整合于报告中。
可以QQ联系: 896161733;也可以电话: 1812111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