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一季度《中国经济观察》发布:稳增长政策加大发力| 观点与方案

佚名 来自: 毕马威 2022-02-18

毕马威一季度《中国经济观察》发布:稳增长政策加大发力

2021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下半年增速有所放缓。全年经济总量达到114万亿元,约17.7万亿美元,以美元计较2020年增长超过3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英国的经济总量。全年经济累计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表1)。表1 两

2021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下半年增速有所放缓。全年经济总量达到114万亿元,约17.7万亿美元,以美元计较2020年增长超过3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英国的经济总量。全年经济累计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表1)。

表1 两年平均经济增速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毕马威分析

注:2021年增速为两年平均增速,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实际增速,其余为名义增速。

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也带动了我国人均GDP在2021年达到1.25万美元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世界银行对高收入经济体的定义(2021年为12,695美元)。展望2022年,中国有可能正式迈入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中国跻身高收入经济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从1987年至2020年,全球有19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跻身到高收入行列,但其中仅有韩国、波兰两个国家的人口大于2,000万,55个中等收入经济体在这期间未能实现这一跨越。从人口占比来看,过去30多年,全球处于高收入经济体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一直稳定在15%左右,如果我国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标志着全球高收入经济体的总人口将翻倍,占比上升至33%(图1)。这不仅意味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同时也将为中低收入经济体提供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宝贵的发展经验。但同时也要看到,高收入经济体本身只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方便进行国际比较和研究。从经济发展的本质来看,中国经济仍需要进一步增强基础研发和创新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提升社会大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 1 全球高收入经济体的人口数量及占比

image.png

数据来源:World Bank,毕马威分析。2022年数据为预测值。

从经济结构来看,受零星疫情反弹和政府监管加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旅游餐饮、房地产、互联网+平台、教培等服务业增长放缓。“十四五”规划指出壮大实体经济、加强产业链韧性,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经历了10年的缓慢下降后,去年全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4%,较2020年的26.2%小幅提升了1.2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约为6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3.5%,较2020年有所回落。 

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例如,传染性更高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仍在全球传播、高通胀促使发达经济体加速货币政策收紧、国际供应链持续紧张等,我国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压力。但我们预期在稳增长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经济将继续复苏,2022年实现5.2%的增长。

财政政策方面,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支出在四季度加速发力,带动全年财政赤字金额达到4.38万亿元,较前三季度大幅提升,但总体来看,财政支出总体节奏较往年有所放缓。2021年底,财政部再次提前下达1.46万亿元的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授权额度高于2019年的8,100亿和2020年的1.29万亿。此外,发改委表示已经对地方报送的2022年专项债券项目形成了准备项目清单,将推动专项债尽快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2022年1月以来,地方省级陆续召开两会,多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均将加速推进项目工程建设,一系列重大项目正式启动。截至2月11日,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达到5,416亿元。可以看到,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政策正在发力。我们预计一季度的基建投资将显著回升,支撑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上,2021年12月以来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央行出台了降准、降息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较2020年进一步下降0.1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在政策的支撑下,2022年1月的金融数据好于市场预期,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发债较去年同期大幅回升,带动社融数据创下月度新高。宏观政策的集中释放,有助于增强内生动力,缓解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下一阶段,我们预期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发力。总量方面,仍存在继续降准降息的空间,以进一步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结构方面,央行将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落实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化政策工具,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并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

1月下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4.4%,较10月的预测下调了0.5个百分点。一方面,全球通胀水平在四季度进一步走高,持续的高通胀风险将加速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的步伐;另一方面,一些处于全球供应链重要环节的经济体产能尚未完全修复,叠加国际航运压力、劳动力供给短缺等现象,供应链紧张的持续时间或将长于此前预期。需要注意的是,全球经济应对疫情的韧性也在不断增强,尽管奥密克戎可能会对2022年一季度的经济修复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其影响预计将从二季度开始消退。在全球经济整体保持复苏的同时,也要看到不同经济体之间存在差异。IMF预计发达经济体将继续保持稳步复苏态势,总产出在2022年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当前的财政空间有限,较低的疫苗接种率,较高的通胀水平,叠加高负债造成财务负担较重,将对未来经济复苏动能产生持续影响。

分项指标

工业生产

产出方面,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与疫情前增速基本持平。去年暑期受环保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产量有所降低,推动价格上升,部分地区出现限电限产的状况。9月以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如加大煤碳、天然气等能源的产能和进口,释放储备能源,统筹协调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等,确保发电量和工业生产稳定。与此同时,在强劲出口的带动下,四季度工业生产有所修复。两年平均增长5.5%,较三季度有所提升(图2)。202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2.9%,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6、3.3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增长145.6%、44.9%、33.3%、22.3%。

图 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3个月移动平均,%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毕马威分析

投资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速为3.9%。其中,四季度两年平均增速为3.6%,较三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在投资的三大支柱中,制造业投资稳步回升,房地产和基建投资较前几年增速放缓(图3)。

图 3  固定资产投资分部门,同比增速,%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毕马威分析

工业企业利润快速增长,推动了制造业投资的改善。2021年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5%,两年平均增长5.4%,较前三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柱。受宏观调控收紧等因素的影响,去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回落,商品房销售、新开工、施工等各项数据同比均出现下滑。由于房地产企业资金流动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021年房地产企业债券违约情况也时有发生。全年房地产企业债券违约数达到54只,占总债券违约数的22%,较2020年增加15个百分点;违约金额升至567.75亿元,同比增长133%(图4)。债券违约对房地产市场融资和投资者信心形成一定干扰,未来房地产市场依然面临下行压力。同时,去年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节奏放缓,一般公共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受到一定约束,叠加优质项目储备不足,拖累全年基建投资。

图 4  房地产企业债券违约数量及占比

image.png

消费

消费复苏依然较慢,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4.0%,仍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受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影响,年底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反复,防疫措施再次收紧,拖累四季度商品消费;餐饮消费增速小幅回升,但仍处负增长区间。根据央行四季度城镇储户调查,居民对收入的信心较三季度小幅回升,但仍处于偏弱的水平,居民消费意愿较疫情前也仍有较大差距(图5)。鉴于今年冬奥会、“两会”、亚运会、二十大等一系列重要活动,我们预计我国将保持严格的防疫政策,近期内消费复苏的节奏也会受到疫情的影响。从长期看,我国就业市场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改善将支持消费的持续回暖。

图 5  央行季度城镇储户调查问卷,%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毕马威分析

注: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扩散指数,在50%以上,反映该项指标处于向好或扩张状态;低于50%,反映该项指标处于变差或收缩状态。

贸易

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6万亿美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30.0%,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中国经济复苏领先全球,较高的疫苗接种率和严格的防疫政策,继续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为国内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新兴市场经济体疫苗接种率依然较低,产能修复较慢,也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形成一定替代需求。进口方面,国际市场原材料和农产品价格依然高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进口金额同比的快速上升;此外,为保障秋冬季节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供应,四季度我国加大了对煤、天然气、成品油等能源商品的进口数量。随着发达经济体消费复苏由商品转向服务需求,叠加高基数的影响,我们预计2022年我国出口增速将放慢,但整体依然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汇率

汇率方面,2021年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震荡偏强走势。在强劲的出口支撑和稳定的外汇储备背景下,CFETS汇率指数在2021年末上行至102.5,处于2015年12月数据首次发布以来的历史较高水平,较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升值8%。尽管在美联储于11月正式启动缩减购债规模(Taper)和加息预期升温的背景下,美元指数在2021年最后两个月快速上行至96左右,然而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整体保持强劲态势,较年初升值2.6%(图6)。

展望2022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将呈现双向波动态势,对美元汇率存在一定贬值压力。在出口方面,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产能逐步修复,叠加高基数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速将逐步放慢,预计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作用将有所减弱,人民币与美元指数相关性将重新走强。同时,美联储在1月议息会议上宣布将加快缩减购债规模,叠加高通胀的持续影响,美联储将于今年3月开始加息。在此背景下,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或将进一步缩窄,美元走强将使得人民币面临一定贬值压力。

图 6  CFETS汇率指数和人民币汇率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毕马威分析

通胀

价格方面,2021年通胀走势的一个明显特点是CPI和PPI出现分离,CPI保持温和,PPI却不断上涨(图7),这与我国经济生产端恢复相对较快,但消费端恢复较慢的现象保持一致。2021年全年CPI上涨0.9%,较2020年的2.5%明显走低,也远低于今年“3%左右”的政策目标。PPI全年同比上涨8.1%,较2020年大幅提升9.9个百分点。

展望前期,我国通胀压力总体可控。消费者价格方面,由于今年基数较低,随着消费逐步恢复,再加上部分上游价格向下游的传导作用,预计明年CPI将有所回升,从今年的0.9%上升至2.3%。生产者价格方面,随着疫情逐步好转,原材料产品供给将不断恢复,加上国内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供需紧张的局面将有所缓解,叠加今年的高基数效应,我们预计明年PPI将稳步回落,CPI与PPI之间的剪刀差将逐步收敛,中下游企业盈利压力将有所缓解。

图 7 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毕马威分析


 

咨询公司专栏

预约咨询 | 免费咨询

联系我们

电话

181-2111-8831

邮件

tzl@chnmc.com

其它

随访:电话预约

关注我们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chnmc-com,微信扫码关注
管理咨询APP

点击安装管理咨询APP,可以了解最新管理咨询 >微信长按图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下载安装!

相关服务

我们的客户